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民国时期湖北考驾照 除了会开还要会修费用不便宜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06-14 14:48 来源:
【字体:

  

图为:民国时期驾照

    (楚天都市报)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以嫦娥奔月的速度在发展。在有驾驶执照才能驾车的规定之下,男女老少纷纷踏上了考驾照之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考来,就怕途中熄火功败垂成,运气不好的甚至要考好几次才过。有网友脑洞大开,不如当个民国少爷,汽车随便开,哪管驾照不驾照!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民国时期的湖北开车当驾驶员的情况吧。

图为:民国驾照体检表

  不带驾照罚银3元

  汽车进入中国是比较晚的事情了,而且只有像汉口、上海、北平这样的大城市才具有一定的规模。汽车驾驶员这个行业兴起和规范逐步形成,大概在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

  1932年,汉口市政府出台《市街交通管理规则》:“汽车及汽力脚踏车司机应向公安局登记,并考验合格,发给执照,方可驾车。无执照者罚银十元,已领执照而驾车时不携带者罚银三元,借用他人执照者罚银五元,另将该执照吊销。”机器脚踏车就是摩托车,无论开汽车还是骑摩托,都要考取驾照,而且需随时携带,否则都要罚款。

  由此可见,在民国想要开汽车,那也不是随便想开就开。驾照也不是随随便便发的,要考试才能拿到。当时的民国处在风云变幻之中,各地对驾驶员的规定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各地对驾驶汽车的规定不尽相同。且各地驾照不能通用。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民国政府开始推行统一的规章。如1934年通过的《各省市汽车驾驶人考验规则》,到了1935由全国交通委员会修正后颁布执行。

图为:指示标志和禁行标志

  当年也有桩考路考

  《考验规则》规定:应考人不论男女,均须在十七岁以上,粗识文字、四肢健全、耳目聪明,而无神经病者。考试项目分为5个部分:体格检查、交通规则、机械常识、驾驶技术、地理常识。

  首当其冲的便是体检:视力、听力、辨色力自然必不可少。其中有一项是现在没有的——左右握力测试。这项体检项目的出现,和当时汽车的转向系统有关。早期汽车的转向是没有任何助力装置的,全靠驾驶员体力作为转向的动力源,沉重的方向盘确实需要驾驶员握力和臂力来操控。直到1951年克莱斯勒把成熟的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应用在了Imperial车系上,才逐步实现转向的轻松控制。

  其中交通规则、机械常识和地理常识为口试,题目也由考试人居住省市主管机关自行出题,和现在电脑的标准化考试还是有区别的。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驾驶技术考试居然也分为桩考、路考两项。有没有似成相识的感觉?真有些像科目二、科目三的鼻祖。职业及普通驾驶人考验成绩为一百分为满分,70为及格,其中桩考路考成绩至少各得21分,否则,就是总成绩满70分也不行。机械常识的考试颇具时代特色,那时的汽车工艺不像现在这么精良,经常出现故障,驾驶员除了会开还要会修。

图为:民国载客汽车

  考驾照费用不便宜

  考试类别有四种:轻便汽车、货运汽车、公共汽车、机器脚踏车。考试费用嘛,在1941年时考一种类别的汽车,收取1块现大洋。领取驾照需要交8块钱。而当时的司机工资,每月练习司机工资14元至22元,试用司机20元至30元,正式司机30元至50元。

  想成为司机,还有一种途径——当学徒。学徒有两种,司机助手和修理助手。当得好,有相当成绩时,经技师考试认为可以学习驾驶者,得由技师呈请工程师核准,升为练习司机,指派工程车或运货车,练习驾驶,由该车正司机负责指导。练习时,正司机必须坐于练习司机之侧。练习司机出了事,正司机一同受处分。每日练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要练6个月。合格的话经过考试,过关后成为试用司机。

责编:王玉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