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夏季车内变移动蒸笼 降温先通风再开空调更靠谱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07-30 09:53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字体:

  

    昨日,江城最高温度35℃,未来几天全省多地都将进入“烧烤模式”,有车一族普遍都遇到一个烦恼——爱车停放在烈日下,不到一个小时就变成“移动蒸笼”。

  目前,网上流传不少“降温妙招”,如使用汽车降温喷雾、大力开关车门、随车携带遮阳板等,到底哪种妙招更靠谱呢?记者邀请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空调设计室相关专家,进行了简单的实验。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开发区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第一工厂,该公司提供四辆东风标致车型(下称A、B、C、D车),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准备实验。中午11点,记者随该公司空调设计室经理李勇和技术人员吴兵、童润民,分别将四辆汽车统一停放。

  方法一

  遮阳板、贴膜

  成本:最低5元,高则数千元

  效果:比直晒低5℃左右

  使用遮阳板是夏季停车避免暴晒最常见的方法之一,这类产品价格也相当便宜,最低的只要几元钱。

  记者首先在A车前挡风玻璃上放好遮阳板,与另外三台不放置遮阳板的汽车停放在一起。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暴晒后,放置了遮阳板的A车车内温度为58℃,而其他几辆汽车的温度为62℃。“遮阳板对车内温度下降作用不会特别大,但能减少阳光直晒中控台,防止材料老化。”李勇说。

  李勇介绍,除了前挡的遮阳板之外,还有遮阳罩、侧挡板等防晒利器也可以使用,一些隔热效果好的汽车贴膜,也有防晒效果,相比不贴膜的汽车,暴晒后温度要低5℃左右。

  方法二

  降温喷雾

  成本: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效果:能有效降温但有隐患

  如今,在汽配市场和网络商城,都在热销一种叫“汽车降温喷雾”的产品,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记者以15元的价格购买了一种容量为180毫升的降温喷雾,并在B实验车上,使用了这一喷雾。未放置遮阳板的B车在暴晒一个半小时以后,温控装置显示主驾头部的气温高达62℃,当记者将整罐喷雾在方向盘、座椅、中控等部位喷洒完毕后,温控器显示,车内主驾驶舱附近温度迅速从62℃降低至40℃左右。“这种喷雾成分主要是干冰,在小空间内喷洒有降温作用。”李勇说,但一小瓶干冰喷雾只能喷几回,成本太高,此外,长期放置此类压缩罐装产品在车内,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方法三

  狂扇车门

  成本:零成本

  效果:扇车门不如对流

  网络上盛传一种快速让暴晒过的汽车降温的方法,将驾驶室一边的车门打开,再把副驾驶室位置的车门打开,反复开关驾驶室车门十余次,车内温度将能迅速下降。

  经过测量,同样经历了一个半小时的C车驾驶舱内温度也达到60℃,记者打开副驾驶的车窗,反复开关门十余次后,温度计显示气温降低至50℃,虽然这种方法能有效降温,但效果在暴晒天气下并不理想。

  而同样条件暴晒的D车,暴晒后温度达到61℃,随后记者和技术人员将车窗和车门全部打开进行对流,约两分钟后该车气温就降至38℃。

  方法四

  通风后开空调

  成本:耗油

  效果:降温最快

  很多车主遇到热得像蒸笼一样的汽车时,会在车窗紧闭的情况下打开空调,几分钟后再上车。但李勇认为,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恰当。

  以放置了隔热板的A车为例,记者发动汽车后,随即在密闭的车厢内将空调打开,并将空调温度调到最低,风量设为最大,汽车怠速的情况下空调工作了5分钟后,车内温度为30℃。

  而经过对流的D车,怠速的状态下,将天窗和窗户打开一半,2分钟左右温度就降到28℃。

  李勇介绍,对流后汽车舱内空气与外界进行对流散热,车内的温度可以与外界相平衡,车主可以上车行驶一段路后再关闭车窗,空调此时应放到内循环上,效果会最佳。

责编:王玉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