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多次手术“少女”恢复男儿身 家长搬家、转学换环境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09-01 07:50 来源: 武汉晚报
【字体:

  本报记者余乐 通讯员王琛 张璟祎

  今天对于13岁的小可(化名)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他将正式以一个男孩的身份,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开始崭新的生活。

  为了这一天,他和他的父母,等了整整3年,期间经历了多次手术,才从“伪女孩”变成了真男孩。更难得的是,转变后的小可“身心合一”,没有因性别调整抑郁寡欢,武汉市儿童医院的医生们都感叹,从医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结局如此圆满的患儿。

  “女儿”发育迟滞

  突然变儿子

  小可家住孝感。她10岁时来到武汉市儿童医院就诊。她的妈妈告诉该院泌尿外科主任李爽,女儿虽然扎辫子穿裙子,但却是十足的“假小子”,从小喜欢舞刀弄棍,爱看《三国演义》,当身边的同龄女孩开始胸部发育、甚至到了女孩子该来例假的时候,小可却迟迟不见动静。

  再加上小可出生时,外阴就有些与众不同,私密处一直有一个小异物,触碰疼痛,这些让她妈妈下定决心,带女儿到武汉看病。

  初步检查发现,小可腹股沟部有两个包块,双阴唇较正常孩子偏大,而小异物疑似一段弯曲的小阴茎,李爽高度怀疑小可患有性别发育异常。随后经基因检测,小可的染色体为46XY(女性应为46XX),而B超检查发现小可腹部的两个包块,实为睾丸,两个偏大的阴唇,其实是男性阴囊。

  一切检查结果都指向,小可应该是个男孩。

  将变男孩主动剪短发

  养了10年的女儿,突然性别不明,小可的爸妈几乎绝望。爸爸王先生得知小可的染色体为男性,性腺也是男性,有男性生殖器,只是发育得不太好。父母亲与李爽多次沟通,终于在性别选择上达成一致——变男孩。小可得知这个决定,也兴高采烈地去剪了一个“男仔头”,脱下裙子换上裤装,活像一个活泼调皮的男生。

  由于小可的配合,他的治疗也很顺利。在这三年里,小可首先接受睾丸下降的手术,让隐藏在腹部的睾丸重新抛头露面。3个月后,小可又接受了第二次手术,将阴茎矫直;间隔半年,小可又接受了尿道成型术,手术分为三期,医生精心地为孩子一段一段再造尿道。眼下,小可已经成功从女孩变为男孩,能像男孩一样站着尿尿。

  母亲张女士说,现在全家人已经搬离过去生活的地方,也办好了转学手续,小可将以男孩的身份,开始全新的生活。

  综合五大因素辨识男女

  武汉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每年会收治几十例性别发育异常的患儿,小的才几个月大,大的已经17岁。李爽说,小可不光在生理上成功变身,由于从小和男孩结伴玩耍,心理上也欣然接受自己的性别转变,加上他家人的态度也乐观,积极为孩子谋求新环境。这是他们从医多年第一次遇到结局如此圆满的患儿。

  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姚辉说,判定性别得考虑五个因素,一是染色体性别,二是性腺性别(比如是卵巢还是睾丸),三是外生殖器性别,四是心理性别,五是社会性别。但在实际生活中术后能做到五个统一的少之又少。

  医生介绍,小可虽然已经基本完成治疗,但雄激素是否能正常分泌还是个未知数,将来能否正常结婚生子还得观察。

  环境污染产生拟雌激素

  或为诱因

  性别发育异常,在医生们看来,已越来越多见。姚辉认为,这主要与环境污染有关。前几天,内分泌科收治了一名一个多月的男婴,但外阴异常,阴囊里没有睾丸,B超探查发现腹内有子宫和卵巢。昨天姚辉查房时追问孩子的妈妈,怀孕时是否接触过污染物质,最后年轻的妈妈才回想起来,怀孕初期曾学过美甲。

  姚辉说,环境污染物降解后,会产生拟雌激素,而在孕20周以内,是胎儿性分化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接触到拟雌激素,很可能导致胚胎发育成不完全的男孩或女孩,孕期体检基本发现不了。姚辉提醒,孕期的头3个月,孕妇应避免接触污染源,化妆品、饮食上都要格外当心。

  李爽则建议,一岁之前需清楚了解孩子性别情况,以免孩子日益成长,出现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错位的状况;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外生殖器有异样、阴囊发育不饱满、阴唇不对称、腹部有包块等,应尽早就医。

  责编:朱曦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