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抗日神剧有出处:老兵王伏堂 我用机枪揍下日军飞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09-02 07:56 来源: 武汉晚报
【字体:

 

一脸沧桑的老兵王伏堂回忆当年参加武汉保卫战时的情形。

  今年4月11日,本报以《77年前,五百壮士血洒武汉市区》为题,回顾了国军185师在武汉的一段悲壮抵抗。其后,知情人提供信息,有一位国军185师的老兵王伏堂,现住在监利县三洲镇东北村。几年前,当地政府已确认他的抗战老兵身份。武汉晚报记者随后赶到当地,采访了王伏堂老人。

  对于自己从军的经历,王伏堂说:“当时,二哥王瑞堂被抓壮丁,但他刚刚成亲、性格过于老实内向。于是父亲作主,让习有拳脚功夫的我替兄从军。”

  “1938年正月十四”,这是王伏堂一生都铭记的日子。刚过完春节,他就正式参军,先到湖南临湘羊楼司整训三个月。“我使用的第一支步枪枪号是8862”,对于那段历史,老人记得清很多准确的数据,“第一次打靶,三发子弹击中同一弹孔。这在所有的新兵中,成绩最佳。教官称赞我是‘天生的射手’。”

  然后,这批新兵被送至武汉,编入94军185师1089团1营2连3排9班。王伏堂因为射击水平高,被分配到汉阳兵工厂旁的伯牙台高射机枪阵地,担任美式高射机枪的射手。“有一天,我正在阵地执勤,看见3架日军飞机来袭,当时没有得到长官指令,我一看时机很好,就果断射击,将其中一架飞机揍了下来。另两架飞机见状仓皇离开。被击落的敌机坠入距阵地2公里外的马沧湖中。后来,有人从飞机残骸上缴获机枪两挺”,说到这里,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嘴里仅剩的4颗牙齿也露了出来。

  据说,当时的军长郭忏,专门来到阵地,拍着王伏堂的肩膀,鼓励他“就钉在此处,继续杀敌报国”。

  随后,王伏堂随着部队来到黄陂滠口布防。他所在的545旅1089团,也是最后撤出武汉的部队之一。

  “您离开武汉后,还有部队留在武汉吗?”老人显得很慎重:“我听战友说,有一些零星部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离开汉口,他们后来有些人被敌人发现并被杀害。”

  撤出武汉后,王伏堂随部队又来到贺胜桥、汀泗桥一带对日军作战,常年的行军让他患有腿疾。1941年,到达湖南岳阳后,王伏堂来到一家医院住院治疗,这一治就是10天。期间,排长来看过他,但等到出院后,部队已离开岳阳。于是,他结束了自己不长却闪光的军旅生涯,回到岳阳老家当起了农民。

  在与武汉晚报记者的对话中,王伏堂9次感叹,不知道武汉变成哪样了、我想再回去看看。他的用语,不是“去看看”,而是“回去看看”。武汉,是他人生中最闪亮的地方。但限于95岁的高龄,这段250公里的距离实在太长。记者只能拿出手机,打开图片,给老人看看汉阳兵工厂、江汉路等地的现状。

  夕阳中,王伏堂就坐在老屋的椅子上,看着手机,像离家多年的游子最终见到故乡。(记者姚传龙 实习生黄敏 图/记者杨涛)

责编:刘思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