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日加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微子研究四次问鼎诺奖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10-07 06:2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6日,加拿大女王大学名誉教授阿瑟·麦克唐纳在金斯顿的家中 新华社发

  6日,在日本东京大学,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教授梶田隆章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出席记者会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中微子振荡方面所作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当地时间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获奖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据该奖评审委员会介绍,梶田隆章在15年前介绍了某种中微子从宇宙到达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的神冈中微子探测器途中,其特征会出现两种转变。而麦克唐纳同时证明了不同种类的太阳中微子在抵达地球途中会相互转变种类。中微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没有质量,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揭示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这两名获奖者的研究对证明中微子改变特征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引发这种物理变化需要中微子具有质量,他们的发现改变了人类对物质内部运作的理解,并能提升对宇宙的认知。”

  麦克唐纳在现场电话连线中表示,在清晨4时获知得奖很激动,自己尚未考虑如何使用奖金,但他强调这个成就是整个研究团队长期努力的结果。

  上述两名获奖者将平分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诺贝尔化学奖等其他奖项的评选结果将逐一揭晓。

  此次获奖的中微子研究着实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富矿”,截至目前,共获得了四次诺贝尔物理奖。此前,美国物理学家柯万和莱因斯等第一次通过实验直接探测到了中微子,于199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2年,美国莱德曼,舒瓦茨,斯坦伯格发现第二种中微子——μ中微子,获1988年诺贝尔奖;1968年,美国戴维斯发现太阳中微子失踪,获2002年诺贝尔奖,日本神岗实验和美国IMB实验观测到超新星中微子,小柴昌俊同获2002年诺贝尔奖。

   中微子是什么?

  中微子是宇宙中继光子之后数量最多的粒子,人类生活的地球不断被中微子“轰炸”。

  中微子是非常小的基本粒子,共有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三种,其中前两种可以被观测到。中微子能自由穿过地球,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因而难以捕捉和探测,被称为宇宙中的“隐身人”。 

  怎么产生的?

  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之间的反应会产生大量中微子,太阳内部的核反应也会产生中微子,每秒钟有数万亿个中微子从我们身体穿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它们。

  研究有什么用?

  目前,全球的相关实验主要集中于捕捉中微子并检测其属性,探究中微子的神秘世界有望改变人类对宇宙历史、宇宙结构及其未来命运的认识。

  链接>>>

  大亚湾实验室也在研究中微子振荡

  昨日,华中科技大学某教授对长江日报记者解读中微子振荡研究时介绍:

  中微子是粒子的一种,它通过弱相互作用产生,通常的物体中没有这种粒子,一般通过粒子的碰撞产生,就像打铁的过程中会产生火花。中微子振荡物理上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微观粒子的行为和宏观物体有很大差别,中微子可以在不同质量状态之间振荡,从质量大的状态转换到质量小的状态,并且可以来回转换。

  我们平时描述一个人,会用体重、身高、性格、学历等参数,对于微观粒子也有这些参数,比如质量多少,和别的基本粒子有什么相互作用。不同的是,人的参数是基本确定的,微观粒子则是不确定的。微观粒子的这一特性就像人的性格,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具有多变性。微观粒子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特性,可以在不同质量态之间相互转换,这就是中微子振荡。今年诺贝尔物理奖的意义在于准确找到了中微子质量态相互转换的证据。

  在中微子研究领域,两位诺贝尔获奖者是做得最早的。我国在大亚湾有个中微子实验室,研究中微子振荡,中微子转换的质量态有三种,平常管它叫第一代(第一类)、第二代(第二类)、第三代(第三类),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转换是最强的,两位获奖者正是证明了这种转换,他们的发现是原创性的。第一代和第三代的转换证据以前就有,但转换率、转换速度测得不是很准。(记者黄琪 通讯员王潇潇)

责编:李春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