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引领扩大绿色增量 坚守底线寸湖不减
武汉沿江而生,被水包围。图为汉阳的墨水湖(前)和下马湖(中)及远处的汉江、长江。 记者周超 航拍
满山翠绿的小洪山(前)和远处的南望山、喻家山将武昌围绕。 记者周超 航拍
徒步爱好者穿越江夏环山绿道,体验武汉“最美步道”风采。 记者周超 摄
生态不是城市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是城市建设的引领。这是生态文明的理念,绿色发展的认识。
继之而来的,是控制城市边界、保护水资源的决心和严厉举措。从环湖过度开发、侵占湖泊公共资源,向主动保护湖泊、恢复湖泊生态转变;“1+6”的格局引导人口和资源合理分布,“摊大饼”的城市病得到预防;生态控制线划出明确“禁区”,不仅做到了违规项目零准入,对控制线内的违法建设更是发现一例查处一例。
“绝不能摊大饼式发展”,“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湖泊”。说到做到的结果,市民可以直接感受:湖更清了,水更美了,山更绿了,公园更多了,城市生态布局更合理了。
六大绿楔严防城市无序发展
201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十不”理念,守好城市“生命线”。其中,包括不能填江、不能填湖、不能“摊大饼”式无边界扩大城市建成区、不能环湖“铁桶式”开发等。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决拒绝“摊大饼”,全新构建“1个主城+6个新城组群”的城市空间格局。
在“1+6”城市空间格局中,主城区建设基本控制在三环线以内;6个中等城市规模的“卫星城”拱卫着主城区;通达各远城区的轻轨和快速路,在主城和6个新城组群间搭起便捷通畅的交通衔接通道,绿色生态廊道和开敞空间则为“1+6”划出明显间隔;更多的主城人口疏散至新城组群居住,工业布局加快向新城组群集聚。
武汉西南部蔡甸后官湖一带,由农田、山体、湿地、湖泊等组成的生态区,像一枚头尖尾宽的绿色楔子,由市郊“楔”入主城区,这就是后官湖绿楔。绿楔范围内,规划绿道总长115公里,串联起各主要旅游景点,绿道沿途按服务半径设置12处服务点,每到周末时自驾游客纷至沓来。
目前,武汉生态框架已确定六大“绿楔”,即后官湖生态绿楔、府河生态绿楔、武湖生态绿楔、大东湖生态绿楔、汤逊湖生态绿楔、青菱湖生态绿楔,它们从不同方向“楔”入主城区,既是防止六大新城组群连绵成片、无序蔓延的生态隔离区,也是为城市源源供应新鲜氧气的重要“风道”。
生态控制线划出明确“禁区”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生态保护,离不开顶层设计,明确城市“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为此,我市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1814平方公里,其中生态底线区1566平方公里,仅允许确需建设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生态型农业设施、公园绿地及必要的风景游赏设施等4类项目进入。
很快,生态控制线从制度设计层面走向监管层面。2013年,《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进一步严格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调整程序,并在生态修复、生态补偿机制、项目准入、奖惩考核、监督检查等方面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全国首次由地方人大常委会就生态专项工作作出重大事项决定。
“保护和发展并非对立的关系,生态控制线的区域需要保护性发展,比如建郊野公园、建湿地公园,这关键是如何引导社会转变发展思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姚崇怀称,主动谋划“以建促保”,我市已在全国开创性地开展了《生态绿楔控规导则》编制,探索我市1814平方公里内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模式。
166个湖泊划定“三线一路”
武汉是“百湖之市”,武汉的城市史,就是一部不断理水营城的历史。伴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关于“水资源”的价值与作用被重新定位。湖泊的功能、属性也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仅有着雨水调节、排洪防涝、养殖、绿化园林、景观休闲等功用,更是成为城市水资源、水环境的重要考量指标,以及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不”理念中,当务之急就是要以“铁的精神、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重拳治湖,166个湖泊一个都不能少,一寸都不能填。
2012年,我市首次公布了中心城区40个湖泊的湖长名单,在全国率先实行“湖长制”。即明确了湖泊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区区长为本辖区内湖泊的“总湖长”,对辖区内湖泊保护管理负总责,每个湖泊明确一位区级领导为“湖长”。2013年,又公布了新城区的126个湖泊官方“湖长”名单。
今年,我市首次将全市166个湖泊的湖岸线分段细化,对湖岸线的管理精确分割到每一米。
5年来,全市还不断强化湖泊巡查执法,对违法填湖“零容忍”,集中曝光、查处20起违法填湖案,出台《武汉市涉湖违法案件移送暂行规定》,对出现恶性违法填湖的区年度绩效考评直接“一票否决”。
今年2月25日,《武汉市第三批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得到原则通过,至此,全市166个湖泊的保护范围全部划定。“三线一路”由蓝线(水域线)、绿线(绿化用地线)、灰线(外围控制范围线)和环湖道路组成。蓝线、绿线之内不得任意开发,灰线内的建设要与滨水环境相协调,保护湖泊资源的公共性和共享性。
根据“三线一路”保护规划显示,全市共有166个湖泊、86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0,比2005年水资源普查确定的779平方公里增加88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多出3个东湖的水域面积。
大事记
生态控制线
2012年3月
《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公布,并于当年施行,武汉市首次实现了生态框架的制度化管理。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实施的决定》,这是全国首次由地方人大常委会就生态专项工作作出重大事项决定。
2013年6月
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要有“十不”理念:
一是不能填江;二是不能填湖;三是不能“摊大饼”式地无边界扩大城市建成区;四是不能环湖“铁桶式”地开发,把湖岸线建成有钱人的私家花园;五是不能沿着道路控制线建房子,要尽可能多地留出绿地,建街心花园;六是不能看到旧房子就一拆了之,要保护城市肌理;七是不能只顾拓宽道路,而忽视道路层网及“毛细血管”的建设;八是不能因为没地方停车,就乱建停车场;九是不能没有快速交通系统;十是不能没有地铁。
2015年12月
《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条例》列入市人大立法项目,作为全国首个针对生态保护区的地方法律,将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要求上升到地方性法规,从根本上为基本生态控制线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山体保护
2014年2月
我市多家职能部门成立专班加强山体保护工作,编制完成辖区范围内自然山体保护规划,形成1:2000山体落界地图。
2014年7月
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武汉市山体保护办法(送审稿)》,在山体保护管理上,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铁腕护山。
2014年10月
开展山体现状基础调查,查明山体名称、位置、形态,提出对山体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划定山体保护范围线,明确保护控制范围,建立保护山体名录等,全市有447座山体被列入保护范围。
三线一路
2012年5月
《中心城区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得到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为39个湖泊划定“保护圈”,并对外永久公示。中心城区有40个湖泊,因东湖适用《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该《规划》确定了39个湖泊的三线一路。
2014年4月
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武汉市新城区部分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划定新城区23个湖泊蓝线、绿线、灰线、环湖路范围。
2015年2月
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武汉市第三批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至此,全市166个湖泊保护范围全部划定。
重拳治湖
2013年7月
市委、市政府提出重拳治湖,并要求尽快出炉一份湖泊地图,166个湖泊一一对应,并向全市公布。
2013年9月
我市编制完成《武汉市湖泊分布图》,这也是全国首份“湖泊地图”。
2014年5月
《武汉湖泊志》正式发行。这是国内首部地方湖泊志。
2015年1月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这是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一次修订,被誉为“最严湖泊保护条例”。
回声
光谷居民陈喆:
小区附近的二妃山、黄龙山、荷叶山和凤凰山,在经过开山采石后,或沦为垃圾填埋场,或遍布矿坑,惨不忍睹。从2013年起,四山开始了大规模修复工作,修复面积达34万平方米,绿色植被迅速恢复,现在已变成了人气十足、满眼葱茏的四大主题公园。
陈喆说,现在住在这边,眼中的绿色多了,山上的野生动物多了,空气也好了,生活非常安静,也很舒适。他说,从去年起,“武网”连续两年在家门口举行,山美景好,世界上顶尖的网球选手也见证武汉的变化。
汉口居民张先生:
绿楔的概念离我们并不远,休息时喜欢约朋友到蔡甸钓鱼、看鸟。一次到沉湖观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浅水区域,到苔藓、滩涂、陆地林木等等,分布均匀,层次明显。透过望远镜,能远远看见有大批的白琵鹭正聚集在一起悠闲休憩,野鸭穿梭在苔藓、芦苇之间嬉戏、觅食,这场景如同身在电影大片中。
武昌居民周冬:
家住在内沙湖边一小区,刚住进去的时候,晚上出门散步,都选择积玉桥的江边,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内沙湖,因为湖水又黑又臭,隔很远都闻得到气味,想到内沙湖的名字就害怕。经过几年的治理,现在监测数据显示,内沙湖水质已由治理前的劣Ⅴ类提升至目前的Ⅳ类,部分水域达Ⅲ类,湖中氮的指标甚至已达Ⅱ类水体标准。居民晚上有了遛弯的地方。 记者张晟 王亚欣 通讯员崔慧荣
责编:刘思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