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10”重磅改革 为居民谋福利
(记者朱凯)今后,街道将不再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及取消经济考核指标,职能转为开展基层党建、加强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安全等。
昨天上午,我市召开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会议,借鉴上海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结合本地实际集中出台了武汉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10”系列文件。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目前,武汉城市建设的目标、路径、措施已基本摸清,力度也越来越大;而城市管理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制约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如果不下决心解决,将严重影响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阮成发强调,“1+10”文件部署的创新改革,不同于一般性的机构职能调整,是城市基层治理理念思路、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力量配置等的全面重构,是一次涉及到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各层级的系统改革。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层组织职能调整的重点要从招商引资、经济建设的一线解放出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服务上来。
市长万勇作全面部署时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必须以社区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要坚持强本固基,推动重心下移,在减负增能基础上把更多人力财力物力投向社区,推动公共财政向社区倾斜、公共资源向社区聚集、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使政府的直接服务、购买服务、支持性服务、市场化服务以及社区自治中的自我服务等五类进入社区,使居民感受到延伸到社区的服务更便捷、优质、安全。
“1+10”系列文件有哪些
【解读1】
这些与小区居民息息相关
【解读4】
这些与小区居民息息相关
“1”是指《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提出着力解决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武汉实际、具有武汉特色的现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路。目标是经过3年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使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0”是指与《意见》相配套的10个子文件。包括深化中心城区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完善村级治理体系、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区街乡镇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街道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等十项内容。
综治部门
负责牵头组织“胶囊房”整治工作
【行政执法进小区】
教育部门
负责取缔住宅小区内违规开办培训班、培优班等行为
要加强住宅小区治安管理,指导、落实安全防范和消防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规范宠物管理,协调处理严重影响住宅小区管理秩序的行为
街道改革创新力度前所未有
【解读2】
公安部门
司法行政
部门
要指导街道、社区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和工作机制,加强住宅小区矛盾纠纷的疏导、调解
【中心城区街道取消经济考核指标】
明确街道主要履行开展基层党建、加强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公共安全等方面职责,取消招商引资职能及经济考核指标。街道经费支出由区财政全额保障,把街道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变为优化公共服务、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制定街道行政权力清单、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开。市、区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将工作职责下放到街道,市职能部门,如有工作事项确需街道承担的,必须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区职能部门如有工作事项确需街道承担的,必须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