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125名干部因秸秆焚烧被问责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12-14 07:4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记者唐煜 通讯员尤俊 刘丽英

  11日,“十个突出问题”新闻通气会上,承诺单位市农委、市环保局、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汉南区、黄陂区、新洲区通报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不力”问题整改情况。

  125名干部因秸秆焚烧被问责

  承诺整改以来,我市充分发挥驻村干部、村干、农村保洁员的基层作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农作物秸秆禁烧网络,及时发现并制止可能出现的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行为。成立环保、农委联合督查组,对各新城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检查与考核。将秸秆综合利用纳入秸秆主产区、街(乡镇)、村绩效考核内容,制定适时通报、考核奖惩、责任追究等制度。5月份以来,巡检1240次,处理处罚案件19个,问责干部125人。

  市环保局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全市每日秸秆焚烧情况进行监控,并对报告的火点组织无人机高空飞巡核实确认,及时将火点坐标和航拍照片通报相关部门处理。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现大面积秸秆露天焚烧现象。

  全市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率近90%

  市农委介绍,今年,通过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承诺的85%,达到89.8%,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经市农委努力争取,黄陂、江夏、新洲区示范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32万亩,在都市农业资金中挤出365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技术。扩大秸秆在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中综合规模和利用量。截至11月底,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总量约为242万吨,已利用约217.4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9.8%。其中肥料化利用约177.9万吨,饲料化利用约17万吨,基料化利用约11万吨,燃料化利用约10.8万吨,原料化利用约0.7万吨。全市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年产值近6亿元。

  对农村垃圾处理建立“五级机制”

  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今年,我市开展了“城管革命”进农村工作。

  “村湾是否清洁,村民说了算。每月还要进行考核和排名,连续两次排名在全市后20名的村支书免职。”市农委负责人介绍,11月30日,市城管委对今年申报“清洁村湾”达标验收的669个村分三批进行了考评,共评选出662个“清洁村湾”。若村民发现“清洁村湾”还有卫生“死角”,可反映投诉。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实地核实,投诉属实,将被取消其“清洁村湾”称号。

  承诺整改以来,市农委配合市城管委在全市新城区所属1913个村实施“城管革命”进农村,对农村垃圾处理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乡镇)转运、市区处理“五级机制”,目前,实现自然村有垃圾收集点(垃圾桶、垃圾池),村湾有保洁员,行政村有垃圾转运车辆和设施,街道有垃圾中转站“四个覆盖”。今年电视问政“期中考”对村湾垃圾处理不到位问题曝光后,全市有11人被问责。

  新城区立案查处

  环境违法企业373家

  市环保局“回头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督促200家畜禽养殖企业完善废水、异味、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1-11月,立案查处新城区环境违法企业64家,处罚46家,罚款407.58万元。

  各新城区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监管,1-11月立案查处违法企业373家,处罚279家,罚款966.19万元;加强环评审批管理,共立案查处违法建设项目96个;实施按日连续处罚5家,实施查封、扣押52家,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案件2家。

  蔡甸区对18家“未批先建”“久试不验”企业进行查处并督促落实整改;完成19家农村周边工矿企业及8家大型养殖场、253家中小型畜禽养殖场(大户)环境污染源治理。

  江夏区已建成8家部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和15家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排查,关停18家没有办理环评的小型畜禽养殖场,对2家生猪养殖场予以补办环评和处罚。

  东西湖区投资4000万元,实现禁养区畜禽养殖全部搬迁退养,比承诺时间提前了两年;对10家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了污染整治,关停了126个散养点,畜禽存栏规模压减了70%。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对农村周边工矿企业的违法行为及时查处,截至目前,共巡查农村周边工矿企业193家次,出动环境执法人员667人次,查处违法企业9家。

  黄陂区对全区规模养殖企业46家已全部登记造册,投入资金146.58万元,在工矿企业和畜禽养殖基地设立电子监控探头80个;督促两家畜禽养殖场安装了深度污水处理设施和沼液存贮池设施,确保其污水达标排放。

  新洲区通过修建环湖路、设置界碑、河流截污、排污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禁采”、“禁网”等措施,湖泊、河流污染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责编:朱曦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