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数读武汉“十二五”成绩单 经济总量一年一个千亿元台阶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12-30 16:57 来源: 九派新闻
【字体: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十二五”时期,武汉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奋斗目标,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武汉发展跃上新起点。

  九派新闻梳理数据库发现,回顾过往,武汉市“十二五”规划的各项指标较好完成,经济、民生各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善。

  “十二五”武汉10个方面跨越式发展

  第一, 经济总量每年上一个千亿元台阶。

  2014年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全国城市第8,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确定的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目标。

  第二,五年新增就业83万余人。

  2011年至201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3.55万人,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111.40%。

  第二,工业投资是“十一五”的2.7倍。

  工业支撑作用凸显,四年累计完成投资7661亿元,是“十一五”总和的2.7倍;共建成工业倍增发展区200平方公里以上,工业园区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形成大光谷、大车都、大临港、大临空四大工业板块。

  第三,服务业增加值是2010年的近2倍。

  2015年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500亿元,是2010年的近2倍。2014年,武汉跃居全国前十大区域性金融中心第8位,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00亿,5A级景区数量达到3个、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第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先后出台“黄金十条”“汉十条”,制定实施《东湖自助创新示范区条例》,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青桐”系列计划成为全国品牌。创新载体加快建成集聚,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软件新城、光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华科技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园区加快建设,辉瑞、西门子、惠普、IBM、华为、腾讯等36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汉设立研发中心。

  第五,城建投入每年过千亿元。

  城市建设力度前所未有,每年拆迁面积2000万平方米左右,现有在建工地1.1万个以上。锁定主城增长边界,“三镇三城”、“1+6”空间格局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巩固提升,武汉成为“米”型高铁网中心,铁路客运量全国第1,武汉至咸宁、黄石、黄冈、孝感等城际铁路先后开通,机场客运量中部第1,阳逻港迈入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

  连续4年,每年开通1条以上地铁线,地铁通达三镇,初步成环,通车里程达130公里。中心城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网基本建成,长江上建成“八桥一隧”、汉江上九座大桥跨江。

  湖泊公园、山体修复、绿道建设加快推进,大东湖水网、汉阳六湖、金银湖七湖连通工程取得初步成效,东湖绿道正式开工。

  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金口垃圾场蝶变为生态园博园,被巴黎气候大会授予大奖。“城管革命”深入推进,城市管理顽症得到有效整治,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城市面貌脱胎换骨。

  第六,行政审批大幅“瘦身”。

  武汉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从748项减至166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实现“一枚印章管理审批”。深入推进“两型社会”,编制完成166个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

  第七,物流通达地区居全国前列。

  国际及地区航线数、旅客吞吐量实现飞跃发展,从7条提高到37条,均居中部第1。中欧(武汉)班列货运量及通达地区居全国前列。开通通达东南亚、日韩、台湾等地区近海洋航线,形成中西部“出海口”。

  第八、城乡居民收入连续提升。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7年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第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跨入中等水平。

  自2010年起,武汉市连续6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基础上继续大幅调整养老金水平,特别是从2012年起,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标准在全省统一标准基础上再上浮10%,社会保险待遇明显提升。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从倒数第3名进入了前10名,成功跨入中等水平。

  第十、武汉人每5人拥有一辆车。

  据车管所数据显示,2010年9月至2015年,武汉机动车保有量从100万辆增加到205万辆,翻了一番。继成都、郑州、西安之后,武汉成为又一个机动车突破200万辆的省会城市,平均5个人就拥有一辆车。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武汉速度

  武汉的发展有目共睹。今年2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借制度之力 强科技之体 武汉光谷激活第一生产力》的报道,大篇幅报道光谷突破体制机制,释放创新活力。在头版头条报道外,2月1日当天《人民日报》还在第8版头条,配套刊登了2000余字的长篇通讯——《引智推出“黄金十条” 引资不搞“抓大放小” 武汉光谷培育创新创业沃土》。

 

  《人民日报》选择在一天内以显著版面同时刊登两篇长篇报道,集中展示了光谷近两年的改革、创新、实践及其成效,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不全完统计,2014年《人民日报》共刊发光谷相关报道8篇。去年底和今年初不到2个月内,人民日报已刊发光谷4篇报道,如,2014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国光谷出台创业十条》;今年1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湖北出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

  12月19日,《人民日报》用大篇幅报道向全国读者展示武汉把垃圾山变身园博园的故事。这也不是《人民日报》第一次聚焦武汉园博园,早在9月25日开幕时,就曾发表文章《垃圾场上造公园》,向全国游客推介“与往届园博会不同的是,武汉园博园建在亚洲最大的单体垃圾填埋场上”。

  另外,《经济日报》上对武汉的各项政策实施也常有报道。2015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大篇幅报道“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出炉”;2015年12月9日,“武汉筹建商业航天技术产业园”也被关注。

  舆论持续关注武汉发展

  九派新闻根据百度指数提供的数据发现,自2011年至今,关于“武汉”的搜索热度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 

 

 

  其中,2012年6月3日至6月9日,“武汉”的关注热度出于峰值。此时的武汉正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奋斗目标。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当仁不让!”2011年12月25日上午,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向近1000万武汉市民发出了复兴大武汉的呼声。《长江日报》等本地报纸大篇幅报道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武汉的雄心斗志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今年7月17日至7月25日,武汉搜索热度再次处于峰值。这与阮书记吹响“创新”号角不无关系。“武汉绝不能输,输了就输掉了未来!”7月20日,阮成发在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掷地有声的话,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不可置疑的是,武汉作为中部明星城市,她的发展已经万众瞩目。

责编:王玉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