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大城小爱 | 小年的记忆,武汉人的那些讲究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2-02 09:26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四,武汉人在今天过“小年”。但在北方以及省内的部分地区,也有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喜庆、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人们常用“欢欢喜喜过大年”来形容。春节是“大年”,腊月二十四就是“小年”,它是春节的开始,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伏笔,“小”字也预示着其热闹程度仅次于“大年”。

  过“小年”讲究“君三民四”

  有年俗民谚称“君三民四王八五”,意思是天子二十三过“小年”,百姓二十四过“小年”,而一些在古时被认为下贱的行业在二十五过“小年”。后来,靠近政治中心的北方通常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则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到了现在,又逐渐演变成黄河流域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长江流域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为何湖北省内也有不同的风俗?现在人口流动频繁,移风易俗。所以,不管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过“小年”都可以,但是千万不能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小年习俗之:祭灶王

  过“小年”有什么讲究?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年”就是腊月里最大的节日了。在这一天,老百姓要把灶王爷送上天,也就是俗称的祭灶。过去,再穷的人家都要祭灶,此时,街上挑担叫卖的都是灶王像。

  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小年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祭灶通常是在晚上,人们给灶王爷的嘴上抹上蜜糖,期盼他到天庭为自己多说好话。灶王爷骑着“灶马子”走后,家里就不能乱说话、乱摆放东西了。大年三十晚上守夜,就是守候灶王爷他老人家回来。

  

  年习俗之:扫尘土

  据了解,腊月二十四这天除了祭灶,还有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掸扬尘”。依稀记得小时候,每年到这一天是最忙的,全家大人小孩儿都要帮着干活。扫房时把家具用床单都蒙上,拿上绑着长把儿的扫帚把屋顶、墙壁、门窗……全部清扫一遍。腊月扫尘是可以除病消灾、扫来福气的。 另外,“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此外,老武汉人还有“过小年吃粥,过大年吃肉”的说法。

 

 

  【武汉人过年必须要做的10件事】

  

  1.腌腊肉、灌香肠

  武汉人在冬至这天都会有腌肉的习俗,猪肉洒上大量的盐份和五香粉,晾干并渍出水份,用松柏木,甘蔗皮,锯末面,桔子皮等薰制,味道相当不错。

  

  

  2.腌腊鱼

  武汉人本来就喜欢吃鱼,过年的时候越发要吃鱼,意寓“年年有余”。买上十多斤重的草鱼杀好,抹上盐、辣椒、花椒之类的调料,晾晒成咸鱼干,等到吃的时候剁成块,放锅里没油一炕,太好吃了!

 

 

  

  3.打扫卫生

  全家出动,擦玻璃、洗窗帘,把家里的地板、天花板全擦一遍,把角角落落的灰尘都弹一弹。年轻人可别把这事推给父母,全家一起才有气氛。

  

  4.炸圆子

  每家每户炸圆子,意味着这一年都团团圆圆的。有肉圆子,鱼元子。百分之二十的五花肉、百分之八十的鱼蓉,加上鸡蛋、盐、五香粉用手搅拌均匀,放油锅里一炸,金黄金黄的,想想都口水直流!

 

  

  5.添新衣

  大年初一,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在新年来临之前,你一定要准备好新衣服。

 

  

  6.采购年货

  过年在家,花生糖、瓜子、花生、开心果、水果等都是必备的零食。年前,除了各大超市会专门辟一个年货区,各种海产山货应有尽有。

  

  

  

  7.搓汤圆

  因为大年初一早上要吃汤圆,所以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的麻麻们都会在家搓“汤圆”,你在家会不会帮忙呢?

 

  

  8.买鞭炮

  小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所以,年前都要备好烟花爆竹。小朋友就买几个小烟花,拿在手上画圈,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过年才有年味。而现在城市禁鞭了,很难这么热闹了。

  

  9.贴春联

  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祈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10.准备压岁钱

  武汉人的传统过年习俗,除夕夜在孩子枕头下面放压岁钱,大年初一小孩子给你拜年记得给压岁钱。

 

责编:陈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