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大城小爱|致“汉漂”:左手故乡,右手武汉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2-26 11:17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春节前夕,就有新闻称,中国将迎来29亿人次的大迁徙,他们将穿过大半个中国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这样的大迁徙,每年一次,从未改变。

  而春节过完,数亿返乡的人们,又怀着对家乡的不舍,踏上了返回他们所在谋生城市的旅程。这成了越来越多国人的生活模式,于家乡,他们仿佛成了过客,于城市,亦不知何时才能扎根。

  回不去的故乡 融不进的城市

  很多农村孩子从小都受着这样的教育: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在城市里工作,不要像父母那样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刘鹤(化名)便是听着那样的教育,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一毕业就签约到了武汉工作。如今,工作5年,买了房子,结了婚,有了孩子,也算是在武汉安了家。

  “老家已经回不去了”,说起故乡,刘鹤无奈的笑笑,“从上大学就离开了家乡,也有十几年了,虽然想家,但是也有点不能适应老家的生活了。再说,还有房贷车贷,还有老婆孩子要养,不拼命工作哪行呢。”

  因为工作的关系,刘鹤今年没有回家过年。而去年,他也只趁着出差的机会,在老家呆了两天。

  刘鹤平时的社交圈很小,没有亲戚在武汉,除了同事,便没有更多的朋友。今年,在武汉过年,他更是觉得无味,甚至有点无聊。同事大多是外地的,过年都回了老家,没亲戚没朋友,也不想出去逛,除了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其他时间他就是在家吃饭睡觉看电视。

  说起对武汉的感觉,刘鹤说,虽然身处其中,却也并不觉得属于这里,想要真正的融入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像刘鹤这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身在武汉,为梦想奋斗,为生活奔波,为得到认可努力,为融入这里而苦恼。武汉,对他们来说,是家又不是家,但确是梦所在的地方,心向往的方向。

  叶落归根 家在哪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个中滋味,也许只有到了张老这般年纪才能真切体会到。

  张老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二十岁左右离开河北老家,到武汉工作,便再没离开过。年轻时,做工程项目,经常需要陪业主客户吃饭,几乎每天都要陪酒。到退休时,身体基本已经被喝垮了。刚开始,一年要进两三次医院;后来,就是一年住院两三个月;去年,基本就是在医院度过的。

  春节时,家人把张老从医院接回了家里。虽然,他已意识模糊,但只要在清醒的时候,他就会拉着老伴说,他不想在武汉火化,他想回家乡,想安于故土,想叶落归根,甚至会用绝食来表达自己对魂归故里的坚决。

  叶落归根,是中国古老而浓厚的故土情结。人在行将就木之时,“返本”之念便会尤为强烈。

  “不是不想送他回去,是不知道送到哪里。”张老老伴为难的说,“老家的祖宅多年没有住过人,早就已经破旧不堪不能住人了,老一辈的亲人都走了,就连同辈的亲人也没剩几个,后辈们来往的又少。没办法,现在只能哄着他。”

  张老老伴感慨地说,在武汉呆了几十年,儿女在武汉长大,说的是武汉话,又都在武汉成家立业。其实,武汉也早已是家了。

  故乡情,萦绕在每个人心头。不管身在何处、岁在何时,永远都有一个故乡在心里。身处城市,心念回不去的故乡,不惧将来,奔向心向往之的远方。包容的大武汉,会成为更好的远方。

责编:王玉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