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汉江取水口发生轻度“水华” 武汉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标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3-02 08:1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昨日从环保部门获悉,汉江部分江段近期发生轻度“水华”,对此,我市环保和水务部门表示,经检测,目前我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标。

    2月24日,汉江沙洋取水口附近江面呈微黄色,疑似发生藻类“水华”现象。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荆门市监测站进行调查和取样监测,监测结果显示,PH值呈弱碱性(8.8-9.13),溶解氧过饱和(13.47至14.44毫克/升),符合“水华”初期水体理化特征,疑似有发生硅藻“水华”的可能性。

    2月25日至28日,环境监测部门持续对汉江疑似“水华”情况进行预警监测。监测发现,该状况影响范围沿着汉江下游扩展,先后到达汉江潜江段、仙桃段。环境监测部门依据数据判定,此次状况为轻度硅藻“水华”。

    市环境监测中心表示,2月28日晚间,位于我市汉江入境断面的东西湖区新沟段出现轻度“水华”现象,水体PH值略有上升,藻类密度有所扩大,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水质达标。市水务部门也表示,目前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市民可放心饮用。

    未来三天,汉江中下游天气以晴天、多云为主,最高温、最低温均较往年均值高,汉江中游流速减缓,流量减小,结合往年汉江硅藻“水华”监测情况,近期水体理化指标、水文流量和气温均适宜硅藻生长,局部“水华”有向下游扩展趋势,且藻密度有可能持续升高。不过,最终它将汇入长江,稀释扩散。市环保、水务部门表示,将密切关注汉江水质变化。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发生的主要是小环藻“水华”,小环藻属硅藻的一种,与蓝藻、绿藻不同,除颜色为褐红色、略有腥味外,没有毒性,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认为,此次“水华”是水文原因、营养盐负荷增加以及气温升高所致。水位偏低、水流量偏小,枯水期缓慢的水流条件促进了藻类迅速增殖。此外,近期气温持续升高以及良好的阳光照射,成为“水华”发生的气候因素。

责编:宋菁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