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筷子使用率不敌幼儿园大班 “拒”而远之不如正确引导
读幼儿园时老师天天鼓励孩子用筷子,上了小学后在校就餐基本用勺子,如此“退步”为哪般?
前日,晨报亲子圈中的郭女士向记者“吐槽”: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因为过于习惯用勺子吃饭,已经忘记筷子怎么拿,在家吃饭拒绝用筷子就餐。“读幼儿园中班时就已经能熟练用筷子了,怎么过了几年反而还不会用了呢?这不是学转去了!”
同样有此困扰的还有家住江岸的周女士,“女儿读幼儿园中班,筷子用得挺好,反倒是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天天吃饭用勺子。”周女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老师的引导。
连日来,记者调查十多所幼儿园和小学了解到,确实绝大多数幼儿园从大班开始,孩子们都能熟练运用筷子进食。但到了小学阶段,因为多种原因又基本换回了勺子。
幼儿园用筷子每两个月换一次
昨日中午11点10分,在武昌康乐幼儿园大一班的教室里,20多个孩子正在有序用餐。孩子们一手拿碗一手将筷子尖的一头插在碗里,有次序的打饭菜,随后用餐。记者注意到,所有孩子用筷子都非常熟练,用餐也很迅速,20分钟后,孩子们将用完的碗和筷子交到固定回收处,后勤工作人员再进行统一的消毒。
该班班主任刘芳老师介绍,从幼儿园中班便开始让孩子们尝试用筷子进餐,并讲解使用筷子的安全事项,孩子们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筷子,并且知道“筷子安全小常识”。记者了解到,不仅康乐幼儿园,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把学习使用筷子当做是大班的“必修课”,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熟练过程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使用筷子基本是“无压力”的。
“筷子不进教室”成小学“潜规”
记者在武汉三镇随机调查10所小学了解到,除了一所学校由孩子“自选”以外,其余小学在用午餐时,都“拒”用筷子。
据了解,“拒”用筷子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光谷四小是因为统一由校外配餐中心配餐,所配备的餐具是勺子,所以学生们别无选择。还有学校考虑到不锈钢勺子更方便消毒和使用,新河街学校校长祝正洲表示,筷子因为是竹木制品,消毒不慎容易藏污纳垢,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全部更换,而学生人数又远多于幼儿园,不可能像幼儿园那样频繁更换,所以用勺子更为方便。
还有小学负责人认为用勺子后,孩子“吃得又多又快”,“喝汤方便”,对孩子健康有好处。当然更多推荐孩子使用勺子的小学认为,筷子比较尖锐,如果有些孩子在午餐时间调皮打闹,用筷子更容易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武昌珞珈山小学对于孩子用餐的餐具没有限制,但校方观察了解到,选择用勺子的孩子占一大半。该校老师谢晓黎说,主要是筷子不方便装进饭盒。
三成学生惯用勺子高中生自嘲“退化了”
如果说在校进餐用勺子有许多的不得已,那回到家后孩子们更习惯使用勺子还是筷子呢?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近200名中小学生,发现多数学生能做到两不误——校用勺子家用筷子,但也有约三成学生表示习惯用勺子,其中包括一些高中生。
“我喜欢用勺子,勺子喝汤方便,吃饭快!”江汉区卫星村小学一年级学生祝顺星说,他觉得用勺子吃饭比较给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妈妈说用勺子吃饭不会一不小心插到鼻子和眼睛。
“习惯用勺子,吃起来省事。”17岁的高二女生雯雯坦言,学习任务重,同学们吃饭都是分秒必争。
专家观点
“幼儿园教用筷子,小学弃用筷子。看起来事小却引人深思,学生安全是要事,但总不能因噎废食。”民俗专家刘谦定表示,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筷子文化也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学会正确、熟练地使用筷子可以说是炎黄子孙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认同与传承。筷子是文明用餐的工具而不是什么杀伤性武器,希望在如何让孩子正确使用筷子这一问题上,家长和老师能够多引导、多提醒,而不是“拒”而远之。
责编:龚晓菲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