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湖北三年立三法 密织一张生态大网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3-26 09:42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夏夜庭院,星辰满天,吃着刚刚采摘下来的瓜果,喝着水井里的冰泉,依偎在妈妈怀抱,听着故事入眠……

  这,是多少人的美好回忆,是多少人追不回的光阴,是多少人魂牵梦萦的美丽乡愁。

  曾几何时,水变了,不能再蹲在小溪边,用双手捧起一饮而尽;土壤变了,瓜果的芳香滋味寡淡;空气变了,乡野也时不时遭受到“霾”的袭击。

  必须向污染宣战!

  生态环境,是百姓切切实实感受的日常生活。

  荆楚大地,要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空气更洁净。

  三年立三法

  站上绿色发展新潮头

  荀子曰:法者,治之端也。

  依法治国理念照耀下的湖北勇于担当——

  2014年7月1日,“史上最严”的《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对拒不整改的违法单位、个人不再无计可施,而是按日处罚、不设上限,即使倾家荡产也属咎由自取,得不到半点怜悯;

  2015年5月1日,全国最早的《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出台,到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以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2016年10月1日,全国首部省级《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将庄重问世,创下了征求意见最广、参与专家学者最多、审议时间最长、审议次数最多、修改次数最多的历史记录,在源头上厘清责任体系,理顺体制机制,保证米袋子、菜篮子的安全。

  连续三年,两部法规和一项法规性决定,遵循“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以壮士断腕的非凡勇气和魄力,湖北敢为天下先。《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施行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力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伸出了大拇指:“这就对了!”他认为,水污染一定要预防为主,先污染、再治理的成本会非常大,必须从源头严格控制,湖北探索为全国治理和防范水污染树立了标杆。

  禁烧秸秆后,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李广兵说,强化空气污染治理工作中的政府主体责任,是建立在以往防治空气污染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GDP合理增长,更要“不留后遗症”,这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全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后,国家环境资源委员会委员孙佑海赞赏,这是抓住了“牛鼻子”。“土净才能粮安,土壤环境污染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污染容易治理难,治理成本高、代价大,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将污染和损害减至最低程度。”他说,湖北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图为:增殖放流,每年将大量鱼类投进长江。(记者 刘曙松 摄)

  铁腕护红线 掀起治污大会战

  水体告急——无良企业将工业废水偷排入江,部分生活污水肆意横流。

  空气报警——省内多地PM2.5值爆表,秸秆焚烧狼烟四起,工业烟囱直刺苍穹。

  土壤变质——氨氮磷、重金属……土壤结构变差,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可怕的污染露出了狰狞面目,脆弱的生态环境躺在病榻上呻吟、挣扎……一位老环保人说过,环境也是有灵性有脾气的,你若是一味地“压榨”它、“侵犯”它,它在受不了的时候,也会“揭竿而起”。

  铁腕治污,时不我待。现在出发,加速冲刺,青山绿水就在不远处向我们微笑。

  图为:今年2月1日,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向土壤污染“亮剑”。 (记者 张朋 摄)

  图为:曹文宣院士呼吁延长长江禁渔期,更好地保护长江鱼类资源。(记者 陈迹 摄)

  法已立,犹如高压线,一切心存侥幸的法外之行,必将接受惩罚。“铁”在雷霆万钧。2014年8月19日,省环保厅向恩施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和听证告知书》,罚款100万元。因为该公司在安装调试设备过程中,产生尾矿砂与洗选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洼地后渗透致污。“铁”在法不容情。2015年5月16日,荆州市公安县、江陵县相关领导被约谈,言辞激烈,拍桌瞪眼,这是全省正式启动秸秆禁烧工作以来首次启动问责程序。时任荆州市禁烧办主任、市环保局局长的蒋茂芳最后通牒,如若再犯,严惩不贷。“铁”在穷追猛打。2015年11月2日,接到群众举报的黄石市公安局环保警察支队深入调查,钻山洞、挖废坑,硬是从地下几米的石缝中搜到污染源,顺藤摸瓜,终将一家未办理任何手续的选矿厂负责人送上法庭,接受审判。“铁”在天罗地网。2016年3月13日,茫茫夜幕中,湖北省、武汉市两级港航海事部门紧急行动,天上无人机航拍取证,水上海巡艇围追堵截,在铁的证据面前,向江中偷排油污水的何姓船主不再狡辩,像霜打的茄子一般,乖乖地在行政处罚书上签字画押。

  ……

  一回回约谈声色俱厉,一张张罚单严肃无情,一次次行动法网恢恢,一桩桩审判大快人心,荆楚大地展现了决胜治污之战的信心和决心,彰显着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庄重与威严。

  恩施州环保局总工杨绪敏抬头望了望天空,30年的环保工作经历让他感慨万千。“以前参加一些项目的规划会、评审会,我们只能坐在墙角,我们的发言更像走过场,我们的意见基本没作用。”他说,“手里没‘枪’、嘴里没‘牙’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有了这些法律、法规,腰杆硬了、底气足了,这是省委、省政府在给我们撑腰!”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 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郭立鹤远眺着滚滚长江,叹了口气:“有一次,为强迫一个涉水项目增加环保投入,我站在挖掘机前面以死相逼。独木难支啊!”

  现在呢?“法律就是王牌,就是杀手锏,看谁还敢肆意妄为?”老郭揉了揉泛红的眼眶,露出笑容。

  图为:黄冈市龙感湖农场筹措4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购置农机收割水稻,将秸秆粉碎还田,确保100%禁烧。 (视界网 何丹生 摄)

  图为:今年3月至6月,长江全线禁渔。图为葛洲坝下的宜昌十里红村,渔船集体封停在岸边。 (记者 刘曙松 视界网 汪军 摄)

  环保得民心 感动千家万户人

  3月1日至6月30日,我省长江、汉江流域进入禁渔期,禁渔时间由往年的3个月延长至4个月。

  禁渔首日,近50尾中华鲟和20万尾四大家鱼被放流长江。

  83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鱼类专家曹文宣有些激动。10年前,曹院士就为延长禁渔期而四处奔走呼吁。整整10年,老爷子终于得到了些许安慰。“虽然仅仅延长了一个月,但这足以说明全国人民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这证明我们在向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激动、兴奋的,又何止曹院士一人?

  禁烧秸秆让企业活了,农民富了。公安县万华板业总经理刘峰开心,一纸“禁烧令”让他缓解了常年原料短缺的困境,加大投资500多万元,购买20台收割打包机。有时农民等不及了,自驾拖拉机送上门来。“秸秆可变现,半天搞百元”成为当地农民的口头禅。

  保护土壤让城市美了,产业优了。枝江市问安镇同心桥村村民谭朝英很满意,把自家土地流转给宜昌龙源林业有限公司进行花卉苗木养殖,既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又能在公司里修枝剪叶,干干净净地挣着双份钱。在枝江市,像这样的花卉苗木企业已有十余家。一路走来,满眼青翠,心旷神怡。

  防治水污染让江水清了,渔民笑了。在宜都枝城镇专业渔民村白水港村,尽管是禁渔期,66岁的老渔民刘成兵依旧经常在江边溜达,“看看有没有企业往江里偷排污水”。村支书李春梅说,像老刘这样的“义务监督员”全村有几十人,“长江是全村600多村民安身立命的饭碗,谁敢往江里偷排污水,砸我们的饭碗,我们就跟谁铆上了!”

  一股股清水,向着能容纳它的处所,畅快奔流;一缕缕清风,拂掠着荆楚大地秀美山川;一片片沃野,红的花、绿的苗,朝气蓬勃,郁郁葱葱。

  回眸过去,我们曾经在取得辉煌发展成绩的同时,或多或少忽略过环境保护的深远意义,其实青山绿水同样可以化作金山银山。

  展望未来,上有不可侵犯的法律法规,下有期盼蓝天白云的民心所向,绿色之旅虽有坎坷荆棘,却必定走向胜利。

  报道组成员:记者 胡汉昌 刘长松 甘勇 赵峰 廖志慧 孙凌

  责编:朱曦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