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建设进一步应用 地磁传感器精测大桥车流量
(记者 魏娜)武汉交管部门每周都会发布过江(湖)车流量数据。上周起,长江大桥过江车流量由以往的人工计数改为地磁传感计数。此前,为迎接“汉马”整修桥面时,上桥处地面安装了7个地磁传感器。昨日,长江日报记者从交管部门获悉,这种地磁传感装置正进一步应用于我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据了解,这种地磁传感装置是武汉本土科研企业恒达智慧城市交通研发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除长江大桥外,已在东湖隧道、楚河汉街等多个路段安装使用,逐步替代传统的线圈,可有效实时探测车流量、车速,自动优化调整路口红绿灯配时等。
武汉智能交通体系的信息捕捉,由传感线圈、高清摄像头、地磁传感器、GPS定位信息等多个系统完成。由于城市建设施工,最早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线圈被大量破坏,使用率日渐下降,高清摄像头、GPS定位信息、地磁传感设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
东湖隧道建成后,隧道地面上每隔500米安装了一个地磁传感器,用于采集交通参数,除了精确记录车流量,还能对每辆车进行测速,实时获取车速最快路段等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回交管部门指挥中心。
此前,地磁传感器存在信号不稳定、覆盖区域小、能耗大等缺陷。武汉恒达公司科研人员攻克了这三大技术瓶颈,取得8项专利,生产出新一代地磁传感器。
该公司技术总监介绍,现在应用于武汉智能交通系统的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准确率达99%,可通过300米内的交换机传输数据,埋入地下后能保持5年以上不更换电池,并实现与红绿灯控制机协同,真正实现红绿灯智能化。
目前,地磁传感器在楚河汉街、金银湖地区等全市100多个路口应用于交通数据采集、协助交通诱导等智能交通领域,还被应用于导航软件,以提高在路况、停车位发布方面的准确度与实时性。
责编:金鑫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