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蔡常春语言处方触动观众泪点 市民大讲堂掌声雷动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4-18 07:53 来源: 武汉晚报
【字体:

  

 

  本报记者伍伟 王恺凝

  “我是个内心很有力量的人,绝不轻言放弃。即使是无法治愈的病人,我也会用语言的力量去抚慰他。我希望我能做病人的依靠。”

  “如果我得了不治之症,我依然会去工作,让自己剩下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我还会好好地写一份遗嘱。我期望我能有尊严地跟世界道别,并有秩序地撤离这个世界。”

  ……

  16日下午两点半,蔡常春登上市民大讲堂,以一个医生的真情自白,触动现场200多位市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流着泪感慨:“如果所有医生都像蔡医生一样,哪有医患矛盾!”

  昨天下午,在市民之家“市民大讲堂”,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肝胆胰外科主任蔡常春(左)和患者家属黄端芳(右)在一起。

  记者邱焰 摄

  深情自白:

  最后一张“语言处方”留给自己

  一年数千台大手术,见过数不清的生离死别,给每个患者都开过“语言处方”。蔡常春直言,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病人,甚至患上绝症。“如果那天来了,我会坦然接受,有尊严地跟世界道别,有秩序地撤离这个世界。”

  上周六,由长江日报和市民之家联合主办的第119期市民大讲堂如期开讲,蔡常春所作的主题演讲中,一张开给自己的“语言处方”让现场观众潸然泪下,蔡常春平静地说:“我热爱外科医生这个职业,我一定会坚持到生命的最后。”

  听到这句话,坐在第一排的患者家属黄天琦忍不住站起来,讲述她所亲身感受到的蔡常春。“蔡医生刚下手术台,就接着来为我老公做手术,晚上6点一直做到11点半。”说到这里,黄天琦哽咽了:“我安顿好老公已经凌晨1点半了,看见蔡主任还在查房。”说完,她还强调:“这是我亲眼看到的。”

  动情讲述:

  一句“没有癌细胞”让观众眼眶湿润

  当天,80岁的黄端芳奶奶作为患者家属代表被主持人请上讲台。当她讲到蔡常春走出手术室告诉她儿子并不是癌症,黄奶奶忍了许久的眼泪夺眶而出,“没有癌细胞”五个字震撼全场,掌声经久不息。

  一旁的蔡常春站起来,轻轻拍了拍黄奶奶的肩膀,递给她一张纸巾。记者看到,现场不少观众都红了眼睛。69岁的许还珠婆婆大声抽泣:“你们的蔡常春医生系列报道,我看一篇哭一篇,话都说到我们患者心坎上了。”她告诉过来安慰的记者,她是武汉晚报的老读者,家住谌家矶天兴花园,患有脑梗的她昨天转了两趟车提前赶到会场。“像蔡主任这样的医生太难得了。媒体就该多做好医生的报道。”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现场一位实习医生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她告诉记者,这句话是每个医学生入学时都要宣誓的誓言。“但直到这堂‘语言处方’讲堂上,我才明白它的真谛。”

  患者互动:

  都像他一样,哪有医患矛盾

  “我也曾碰到过几句话就把病人打发的医生,脸难看,不耐烦。”讲堂结束时,二三十位患有慢性病的爹爹婆婆围住蔡常春,边找他要电话号码边说:“他们真该来听听。”

  家住六渡桥的67岁市民潘美华夫妇辗转1个多小时,才赶到市民之家。潘美华7年前患上子宫内膜癌,这些年的求医路上遇到过很多像蔡常春一样的好医生,也有不少态度恶劣的医护人员,好不容易排个长队轮到自己,结果医生惜字如金,问多了就不耐烦:“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说到激动处,潘美华提高声调:“我也知道医生忙,不是非要医生说很多,只要能耐心多解释两句,或者给个笑脸,病人就是看不好,心里也是舒服的。”

  潘美华的求医经历引起数十位患者的共鸣:“如果所有医生都像蔡医生一样,哪有医患矛盾!”

  现场听了蔡常春医生的讲述,李凤英数次落泪,蔡医生的系列报道她每天都追着看,感慨颇多:“就算医生不耐烦,绝大多数患者也都不敢顶嘴,生怕做治疗时吃暗亏。”

  63岁的李阿姨认为,能开语言处方的医生首先是技术过硬,不然怎么可能找到症结,让病人听得懂病情?李阿姨在2010年20天内做了4次CT,每次结果都高度怀疑是肺癌,辗转数家医院找不到良策,最后找到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陶晓南教授。“他亲自给我做了纤支镜检查,当时就告诉我不用担心,花了半个多小时耐心地跟我解释病情和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说有问题随时来找他。”李凤英说,陶教授的一席话就像一副安慰剂,顿时人就不害怕了。

  保护这样的好医生

  在现场提问环节,60多岁的周垂衡婆婆第一个举手:“蔡医生休息时间本来就不多,报道后会有更多人去找他,他会不会承受不了压力?”

  周婆婆是武汉晚报的老读者,从王争艳起,她就一直关注好医生群体。每次看到关于好医生的报道,她都很担心:这些医生哪有时间好好休息?“医院能不能想些办法,保护好这些好医生?”

  “是啊,是啊……”有位观众忍不住喊道:“蔡医生,您也要保重身体啊。”

  对于现场听众的反应,蔡常春感慨很感动。“虽然我牺牲了很多,但我觉得这些付出是值得的。”蔡常春说,中国的大多数患者都是很善良的,懂得感恩,其实在国内当医生更有成就感。

  昨天下午,市民之家“市民大讲堂”,市民周垂衡在提问。记者邱焰 摄

责编:王玉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