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探访高墙内的世界 女子看守所“宣泄室”里的面孔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5-05 07:48 来源: 武汉晚报
【字体:

   

 

  在民警监管下,周静(化名)击打沙袋宣泄情绪。周静今年30岁,因涉嫌运输毒品罪在押。

  

 

  郑艳(化名),28岁,因犯盗窃罪服刑。

  

 

  邹宁(化名),34岁,因故意伤害罪在押。

  

 

  陈莉(化名),20岁,因涉嫌非法传销罪在押。

  

 

  万娟(化名),42岁,因涉嫌贩卖毒品罪在押。

  

 

  秦丽(化名),22岁,因犯盗窃罪服刑。

  

 

  张萍(化名),35岁,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在押。

  本报记者金振强 通讯员王威 应后威 严俊池 摄影报道

  武汉西郊有个红顶白墙的院落,这里是关押犯罪嫌疑人和部分短刑服刑人员的武汉市第一看守所。2012年5月,这座湖北省内唯一的女子看守所,被国务院授予“模范看守所”称号。

  近日,武汉晚报记者走进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探访高墙内的世界。

  监区有间布置温馨、精致的特殊房间,门楣挂有“心理宣泄室”标牌,室内放有沙袋、气球和卡拉OK设备。据介绍,武汉市第一看守所于2003年在全国看守所中首创心理宣泄室,与之配套的还有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目前,全所已有24位民警自学考试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其中高级心理咨询师14人,中级心理咨询师10人。

  所长张文华告诉记者,不少在押人员入所时都有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狂躁、焦虑、抑郁等。该所设计整理的“心理干预工作法”,如今已是全国看守所心理矫治领域独树一帜的特色工作法。

  在押人员入所时,民警先对她们进行心理测试评估,筛选出心理状况不稳定者,并建立心理矫治档案。对狂躁型的在押人员,民警带其进入心理宣泄室,通过打沙袋或踩气球的方式释放情绪。在押人员经过系统的心理干预,逐渐摆脱孤独、失落等负面情绪。

责编:王玉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