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一个武汉城市治理的故事:最大公园为十万低收入者圆梦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5-27 07:5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明天,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圆满闭幕。

  园博会结束,园博园却留下来。

  这座新建的、武汉最大的公园,选址在10万低收入市民的居住区。

  园博园的建设,圆了他们住上优美社区,享受清新空气、洁净水体、美好生态的梦。

  政府主导造出“超级便车”

  系统性改善让贫困户跟上城市节奏

  面积相当于四分之三个北京紫禁城的金口垃圾场(51.2公顷),堆积武汉城市垃圾16年,位于江汉、硚口、东西湖三区毗邻处。

  河水在这里变成墨绿色,2公里外都能闻到臭味。201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这里进行生态修复,变成园博会会址;设计人员夏天进出垃圾山,必须戴防毒面具。

  垃圾场让周边土地变得廉价,低保户、中心城区拆迁户、外来务工者、无力负担高房价的年轻人……从2010年到2013年,相继迁入,在它周围形成14个社区,28个小区。没有公交车、医院、幼儿园、菜场……

  丁红兰是2011年迁进来的,此前,5口人挤在20平方米的住房内。政府以市价三分之一价格,出售她一套保障房,72平方米的三居室。“像我们这样的低收入者,单靠积蓄,是没有能力购置这样宽敞的住房的。”丁红兰退休前以打零工为生,丈夫和儿子因病无法工作。

  园博南社区是垃圾场边的社区之一,社区党支部书记梁红军介绍:“该社区有3000多户居民,有从江汉、硚口等中心城区搬迁来的低保户300多人,居民中还有近500人是残疾人。”

  市委市政府一直想解决这里的环境问题,但苦于力量不够。园博会的举办,提供了机会。“园博园不仅是一座公园,而且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市场机会,带动周边社区系统性改变。”武汉园博会筹备工作指挥部规划设计部负责人杨念东介绍。

  2015年9月25日,经过3年苦战,园博会开幕,园博园开园。金口垃圾场得到生态修复,成了树林满坡的荆山,楚水清清连通江湖,连同周边形成了213.7公顷的公园,配套了道路、商业设施、各类公共服务,主体工程总投资24亿元。杨念东说:“保洁、安保、电瓶车司机,数百个并不需要太多技能的岗位,我们总是从周边社区居民中雇佣。”

  “小区门口多了很多餐厅,还新开了药房、超市。”丁红兰说,失业多年的儿媳在药店找到一份工作,一家人生活比以前宽裕了许多。而她的住房,从当年市价的20万元,现在水涨船高,市价近90万元。

  这是政府主导造出的“超级便车”,关注到武汉园博园建设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精明增长和美国大都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铭指出,贫困区改造,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引导和市场力量的双重参与。在中国这两股绳在一个指挥棒下,在美国它们距离相对更远,整合起来更难。”

  获取最大公约数

  “依靠人民建设是获得成功的捷径”

  今年2月,在武汉留学的瑞恩·皮克雷尔慕名游览了武汉园博园,汉口里的老建筑让他印象深刻。得知汉口里的民俗表演很多是周边居民自发组织、排演的,皮克雷尔惊叹不已:“看得出来,居民们是满心欢喜感谢这一伟大工程。”

  皮克雷尔说,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修建高速公路、桥梁等大型公共设施,会有意选择途经黑人聚居区,迫使他们搬家。而决策之前,黑人们是没有权利知晓和发表不同见解的。

  拆迁,是每一个大型工程都绕不开的难题。武汉园博园用地213.7公顷,除73.3公顷金口垃圾场及其周边区域外,其他用地需要通过拆迁来获得。

  在启动园博园工程建设时,设计师和干部,带着展板和形象宣传片走进了周围社区,使95%的人对这项工程达到熟悉。

  园博园有78.86公顷土地,占整个园区三分之一,属于硚口区长丰村居民,大部分被用来租给外来人口开办小作坊。长丰村是城中村,土地属村民集体财产,村民的年收入,主要来自集体企业对土地经营产生的分红。

  “这是我们村几十年遇到的最大项目,而且是能够改变我们生存环境的好项目。”负责提供这78.86公顷净地的常源丰泰实业公司董事长周雄信说,公司先开董事会统一思想,再开股东大会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周雄信对村民说,政府承诺,建成后的园博园将给村周边环境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他也说出了政府的难处——没有村民们的同意,园博园将无法建成。

  “如果因为我们掉链子,园博园不能按时建成,武汉会在全国人民面前丢脸。”29岁的村民邓永发成功说服自己的父母和奶奶同意搬迁。他说:“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大事来了会很团结。”

  一些租房在这里做小生意的外地人,对拆迁提出了高额索赔,成为拆迁中的新难点。村民们去和他们“一对一”做思想工作。

  拆迁顺利,园博园如期建成,政府的承诺全部兑现。园博园开园前,村民们慷慨提出,为园博园临时免费提供两个停车场,约20公顷。开园后,园博园组委会邀请7000名长丰村居民,进入园内免费参观。

  园博园建设3年间,周边居民们提了1万多条意见,其中大约5000条被采纳。有一条意见是,公厕不应该只建在园里,外面干道上也要建——既方便游客,也方便居民。西广场马路旁的公厕,就是这么来的。

  “依靠人民建设是获得成功的捷径”,了解了武汉园博园的建设过程后,皮克雷尔说,“而在西方,公民往往会被当做愚蠢的大多数被忽视。”

  集中力量办大事

  “园博园的建设速度令人惊奇”

  赵宝华在园博园组委会运营部物业处工作。他在这里工作了4年,工资一直是由其工作单位东西湖区园林局发放。

  抽调人员参与项目“会战”,是中国大型公共项目常常采取的方式。

  2012年武汉园博会筹备工作启动后,赵宝华和东西湖区城管局、公安局、交通大队等4人,被抽调到组委会指挥部工作。

  “举全市之力,建精彩园博园“,这是园博园组委会指挥部向全市发出的号召,它要求最大程度消除阻碍工程进展的一切因素。

  指挥部代表市委市政府主导整个园博园的建设工作,并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开出需要各个区配合的任务清单,提出完成期限。

  园博园跨越江汉、硚口、东西湖三个区,三个区均成立了各自的园博园项目建设专班指挥部。

  作为东西湖区指挥部的一员,该区园林局副局长黄加军感到压力巨大。

  “2015年9月25日,是园博园开园日,一切工作要依照这一时间倒推,”黄加军说,“我们知道这是承诺,如果不能够按时开园,政府将难以对人民交代。”

  东西湖区金银湖街办事处副主任曹文介绍,为了更高效地工作,他们封闭了紧邻园博园北门的两条路,只供施工车辆通行。

  “园博时间”启动后,每个区都根据组委会指挥部的要求,出人出钱出物出力。

  “组委会指挥部是金银湖街一座小学改建成的,它对面的园林艺术中心是东西湖区划拨来的。”黄加军说,划拨意味着无偿出让,而这些土地都是东西湖区政府有偿征收来的。

  在园博园建设前,东西湖区说服两家房地产公司,将已经购置的15.45公顷土地转让给园博园。

  除此之外,东西湖区还要承担位于其辖区内的园博园部分地段的绿化、道路建设、老旧社区改造等工程,总计花费1.6亿元,由该区财政支出。

  黄加军说,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有的区由市级财政承担了大部分,但我们并不为此感到不公平,我们为能给这样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工作承担更大责任感到骄傲。”

  皮克雷尔2009年来到武汉,经历了武汉城市建设变化最大的7年。他说,“园博园的建设速度令人惊奇”。在亚特兰大西部改造中,新修一个动物园需要5年时间,如果涉及跨区域合作,决策和行动更慢。

  现在,园博园像一块碧玉,横卧在10万低收入市民居住的小区中间,使这些小区成了享受超级城市配套的园博景观房。今年年底,武汉地铁6号线将通进这一片区。

  78岁的高春兰(左一)住在园博南社区39栋还建房,老人亲眼目睹了垃圾山和荒地披上绿色。昨日,邻居带着宝宝过来串门儿,老人的园博园“观景阳台”令他们大呼过瘾并自拍留念 记者郭良朔 任勇 摄影报道(记者 罗京 王亚欣 刘元聪 董晓勋 蒋哲)

责编:刘思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