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让总书记驻足围观的科技神器竟是它们!咱武汉的科技大咖也不得了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6-04 14:37 来源: 长江日报官方微信
【字体:

  昨天,北京展览馆迎来了一批重量级的观众。

  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这里,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总书记在一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展台前不时驻足,认真听取讲解,详细询问有关情况。是什么样的“神器”吸引住了领导同志的目光?

  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快跟长报君同去科普一下吧。

  当然,咱们武汉也有一批科技成果在科技展上展出(彩蛋在后面)!

  

  此刻只想说一句:好!想!去!现!场!

  来源:新华视点   长江日报

  No.1 集成电路装备及芯片

  集成电路是信息化时代最基础最重要的产品。曾经,我国集成电路制造高端装备与材料基本空白,工艺技术依赖引进。

  如今,我国刻蚀机、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等一批国产高端装备实现群体性突破,集成电路成套工艺技术跨代升级,多项封装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抛光剂、溅射靶材等关键材料被国内外生产线批量应用。

    

  (集成电路制造展台)

  同时,我国科学家攻克了核心电子器件和超级计算机CPU、互联网服务器CPU等高端通用芯片以及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的关键技术,国产软硬件在航天、电力、办公应用和移动智能终端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No.2 未来飞机智能驾驶舱

  童年的你,有没有开大飞机冲上云霄的凌云壮志?

  未来的飞机驾驶舱,究竟长啥样?——在展览现场,记者有机会体验了一把模拟驾驶的感觉。坐进模拟驾驶舱,能感受到前后左右的摆动,仿佛正在云中穿行。像置身科幻电影一样,超宽超大触摸显示屏,语音下指令,能实现驾驶舱地空、空空信息互联,科技感爆棚,智能控制带你飞!

  此外,大块头的国产大飞机运-20和C919以大模型的方式登上展台。

  

   

  (现场展示的运-20模型)

   

  (图片来源网络) 

  No.3 智能植物工厂

  植物不在地里种,搬进工厂要干嘛?

  智能植物工厂,不用土、不用阳光。它可以实时对植物工厂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要素进行自动监控,实现智能化管理。

  这么牛!那它能上天吗?

  对!真能上天!这是未来航天工程、月球和其他星球探索过程中实现食物自给的重要手段,由于植物工厂不占用农用耕地,产品安全无污染,操作省力,机械化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可达陆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被认为是21世纪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智能植物工厂)

  我国自主研发攻克了植物工厂LED光源,光——温耦合节能环控、营养品质调控以及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管控等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继日本、美国、荷兰之后世界上少数掌握植物工厂高技术的国家。

  No.4 深海潜水器   

    

  (展览现场“蛟龙号”模型)

  我国载人深潜技术跻身世界前列,“蛟龙”能下潜到7062米的海底。可是,“蛟龙号”独自在深海会不会很孤独呢?

  并不会。中国深海探测家族里,可不光有“龙”,还有一支神兽军团:海马号、海牛号、海燕号、海翼号、潜龙号,它们长这样:

  

  

  (4500米自制式潜水器“潜龙二号”AUV)

   

  (45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ROV)

  

  

 (深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海牛号”,图片来源网络)

  

  

  (深海滑翔机“海燕号”,图片来源网络)

  No.5 骨科手术机器人

  骨科手术由机器人来做,靠谱吗?

  非常可靠!拿惯了柳叶刀的手虽灵巧,但机器的精准定位更不含糊。通过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不仅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精确度达到0.8毫米,而且具有减少失血量和术中组织创伤等优势。我国自主创新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

  更有好消息是,这个系统已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十多家医院使用,累计手术超过2000例。

  

   

  (现场演示骨科手术的机器人)

  No.6 高温气冷堆

  又高温又气冷,这技术到底是个啥?   

  

  (高温气冷堆展台)

  外行了吧?这可是利用核能的重要技术。我国高温气冷堆已突破全部核心技术,示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走在世界前列。核电专项成功研制了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等关键设备,全球首座商业示范工程进展顺利;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型号CAP1400,示范电站具备开工条件。本展项所展示的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具有安全性好、堆芯不会融毁、温度高、多用途等突出优点。

  No.7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

  天河二号跟天宫二号有啥区别?

  两码事儿!天宫二号是飞行器,天河二号可是超级计算机。

  

  (图片来源网络) 

  超级计算机有多厉害?

  这可是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峰值计算时可达每秒54.9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连续6次位列国际高性能计算TOP500排行榜第一,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是我国超级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信息系统建设和科学工程计算领域。

  No.8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图片来源网络)

  这口大锅看着不错啊!能煮多少饭呢?

  嗨,醒醒,就想着吃的了!

  这可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地作为台址建造,实现大天区面积、高精度的天文观测。这家伙能力可强大了,能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探测星际分子,观测脉冲星,还能搜寻星际通讯信号。

  No.9 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这个熟悉!从小就满天找北斗七星。

   

  (北斗系统现场模型)

  你可能知道北斗系统作为国家重大信息基础设施,解决定位、导航等问题,但你可能不知道——我国计划2018年发射18颗北斗全球系统卫星,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年前后再发射12颗,实现全球组网。

  No.10 新能源汽车

  “秦”?这个名字好,一听就是中国制造。

  就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整体发展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示范推广规模不断扩大,保有量居世界第一,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比亚迪公司基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推出“秦EV”纯电动轿车,搭载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高效率高转速电机,最大功率160千瓦,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7.9秒,综合工况续驶里程300公里,具备移动电站功能,可直接利用整车电量实现对外部用电器供电,满足多数用户上下班或长途驾驶需求。

  

    

  ——好心动,快让我摇上号吧!

  No.11 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

  这名字是不是多打了个字?“超超”是谁?

  才没打错!这可是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于2015年9月建成投产。这是当今世界上发电效率最高、供电煤耗最低、环保指标最优的火电机组,发电效率47.82%;供电煤耗266.5克/度电。

  No.12 高速列车

    

  时速超过600公里的高速列车你见过吗?

  要说高铁,不得不提“中国制造”这张名片,我国高铁营运里程世界第一。高速列车前瞻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605公里/小时的实验室滚动试验最高速。

  还是没概念?

  这么说吧,北京到上海1200多公里,照这速度,以后坐高速列车2个小时就能到了,快得像要飞起来!

  No.13 国际热核聚变计划(ITER)

    

  核聚变!!

  其实我是文科生,这么多年也没搞清楚这个词儿是什么意思……

  咳咳,来,我给你解释一下。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已签订的实物贡献额度累计达到35亿人民币。中方是ITER装置导体承担六方中唯一一个做到导体试验样品全部一次性通过国际验证的国家,已完全实现了超导磁体相关技术的国产化。截至2015年底,ITER组织在职的642名人员中,中方职员有55名,位居ITER计划东道方欧盟外其余六方之首。

  武汉参展大咖好厉害  

  芯片晶圆、光纤传输设备、光纤激光器、人造血管、虹膜识别芯片、VR游戏……昨日,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武汉东湖高新区展区的科技创新项目,受到瞩目。

  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区内,共展出了武汉新芯、烽火通信、光迅科技、高德红外、武汉天马、华星光电、锐科激光、禾元生物、安翰光电、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武汉虹识技术、滨湖机电、梦芯科技、光谷北斗、铃空游戏、深度科技、需要智能、武汉海达数云等18家企业的展品。

  武汉新芯12寸晶圆产品

    

  武汉新芯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公司,其闪存与影像传感器技术工艺已经跻身世界领先水平行列。去年5月,第一个存储测试芯片通过存储器功能的电学验证,而更高堆叠层数3D NAND闪存正在研发中。

  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   

   

  今年3月底,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落户武汉光谷,项目总投资240亿美元,将于2020年全部建成投产。

  烽火通信100G“三超”传输设备   

  

  FONST 5000 智能OTN设备——100G平台

  12亿对人可在一根光纤上同时通话,基于这一光传输试验在容量上的新突破,烽火通信研制的100G“三超”传输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国干、省干、城域核心等各种场景。网络传输容量是衡量国家网络承载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性指标,这一项目为下一代光传输网络进行技术储备,推动我国在光通信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锐科激光“中国首台万瓦光纤激光器”

    

  一根绣花针粗细的光纤,释放的激光能量可焊接飞机、轮船。锐科激光研制的“中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问世于光谷,中国成为继美国后世界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铃空VR游戏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今年10月,铃空与索尼电脑娱乐签约的VR(虚拟现实)游戏《临终:重生试炼》,将与其游戏终端PlayStation VR同步上线,成为面向全球市场的首批VR游戏之一。“通关一次至少需要10个小时,将是这批VR游戏中最耐玩的。”

  虹膜识别

   

  在全球率先推出虹膜识别芯片,发明专利达60多项。产品广泛用于安全身份认证领域包括公共安全、国防、司法、社保、金融、智慧工地、智慧小区、教育等多个行业。

  安翰光电胶囊机器人   

  

  将一颗感冒药大小的胶囊吞下肚,装在里面的“小小机器人”就会启动,通过医生在体外遥控,探查藏在胃里的病灶。尽管价格不菲(约四五千元),且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近两年来,已有约一成患者尝鲜这类一次性胶囊内镜。

  武汉杨森人造血管

   

  武汉杨森研制的“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是目前世界上最细的人造血管。该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将极大推动中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产业的发展。

责编:王玉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