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分洪后的牛山湖将走向何方?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7-17 22:01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牛山湖垸堤爆破与梁子湖融为一体。

  长江网讯(通讯员王夫之)运营35年的牛山湖于7月14日上午7时炸坝分洪,牛山湖与梁子湖合二为一,261名渔场职工及家属转移安置,但牛山湖的未来将会怎样?今日,笔者从江夏区得到明确答复:随着牛山湖大坝的炸坝分洪,牛山湖作为相对独立水体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成为大梁子湖有机组成部分。

  牛山湖因湖中牛山岛而得名,水生植物和动物资源丰富,其中鱼类92种,堪称水生物宝库,也是著名的武昌鱼、鳜鱼原种基地,也是梁子湖大闸蟹的生产基地,其中,梁子湖大闸蟹获得了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牛山湖常年水域水面为50平方公里,汛期水面(丰水期)约为60平方公里左右。

  1973年,当时的武昌县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成立国营牛山湖渔场,在当地招工300名,实行拦网养殖。牛山湖渔场经营面积有48.68平方公里,场属固定资产3488.5万元,职工自有住房1.5万平方米(未评估),大湖年度生产性投资5000万元(不含鱼池和湖汊投资)。1979年,全长3700米的牛山湖大坝建成,坝面宽度3.5米左右,单向通行。分隔后的牛山湖因水面较大和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因此构成了独立的生态系统。分红前,牛山湖渔场隶属于国有江夏区梁子湖水产集团,产权归江夏区。建场43年来,牛山湖渔场为江夏区的水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华中地区最有名的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

  根据省政府的精神,牛山湖破垸分洪后,融入大梁子湖生态系统,并实行永久性退垸还湖。分洪后的牛山湖,参照梁子湖的管理模式,以科学生态保护为主题,突出生态管理、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保护性利用湖泊资源,真正实现还湖于民,还湖于历史,也是还湖于未来、还湖于自然。

责编:朱曦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