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开25年理发店 现在理一次发才8元钱
图为:在简陋的小店里,杨新莲为一位街坊理发
如果没有社区干部带路,很难找到杨新莲的理发店。昨日,在武汉市青山区108街坊兜兜转转半小时,在靠近黄州街的一栋居民楼里,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这间仅有5平方米的小店。
杨新莲和丈夫从孝感老家来汉25年,她的理发店一直没有离开过这条老街。
25年里,有20年收费5元以下,现在剃一个头也只要8元。杨新莲说,她也有过去外地挣钱的机会,但因为舍不得相知相守的街坊们,她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60岁的理发椅陪伴两代剃头匠
杨新莲的小店十分简陋,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理发椅。踏板上镶嵌的铭牌,字迹已经模糊,隐约能看出“红光发具厂,中山大道680号”的字样,其中“发”字还是繁体,暴露了这张椅子的历史。
49岁的杨新莲,老家在孝感。当地盛产剃头匠,她的父亲、舅舅都从事这个行当。比她年长1岁的丈夫李三峰,13岁起跟着她的舅舅学徒,那时镇上唯一一家公营理发店,就摆着这张理发椅。杨新莲说,这是60年前她父亲年轻时,在汉口采购的。后来理发店关门,店员们散伙,这张椅子被李三峰搬回了家。
一开始,杨新莲打算和丈夫在老家重新开一家理发店,但一番盘算下来,最终还是决定外出闯荡。1991年,夫妻俩带着这张椅子,来到了武汉。
搭着棚子理发街坊帮她看孩子
一开始,杨新莲准备到武东投靠哥哥。但是她发现,青山工业三路到黄州街一带人口比较多,于是把理发店选在了108街坊。
当时黄州街两边还没有什么门面。杨新莲和李三峰白手起家,在路边的树上拉根绳子,在临街的窗台上支一根竹篙,上面再搭上一块彩条布,就成了一个半露天理发店。
小两口有四个孩子,最小的当时还没有理发椅高。白天剃头的时候没工夫看孩子,杨新莲就把他们放在棚子边的竹席上,夏天天气热,孩子们热得哇哇哭也顾不上。街坊中有位姓杨的大哥,看到孩子们可怜,经常带着水果来看他们,没事还带着他们一起玩。那时候有冰箱的人家不多,杨大哥用家里的冰箱做好冰块,带来给孩子们消暑。其他街坊看到孩子们衣服太破、没有玩具,也会时不时带些家里的旧衣裳、旧玩具送给他们。
25年过去,杨大哥已经成了老杨,今年68岁的他一直是杨新莲的顾客。“当年他们是真不容易,一开始连门面都没有,还要带那么多孩子。以前这条街上的剃头匠现在就剩他们了,这么多年,我只相信她的手艺。”
专挑便宜门面只是为了少涨价
25年来,杨新莲的理发店换过几个地方。
1998年,当地政府在黄州街两边建了一些铁棚子,每月租金几十元钱,杨新莲租了一间。那时,这条街上有10多家理发店。
到了2001年,她在黄州街上租了门面,每月租金300多元。2007年,她换到了隔壁,租金涨到1000元。
“搬来搬去,其实就是在原地转圈。”杨新莲说。在这25年里,周围的剃头匠越来越少,有的换地方开发廊,有的转行卖服装。只有杨新莲和丈夫,还是像祖辈一样做着剃头匠。
最开始的时候,杨新莲和丈夫剃一个头收8毛钱。后来,随着水、电、房租等不断涨价,他们也只好跟着涨,但每次涨幅都控制在1元钱以内。直到2011年,剃一个头还只收5元钱。今年刚刚涨到了8元。不过她下了决心,至少5年之内不再涨价。
现在的这个门面,是从一楼一家门面隔出的小单间,面积约5平方米,屋顶还漏水。不过租金比较便宜,每月300多元。
现在,当地居民也渐渐少了,很多年轻人离开去了外地。为了生计,李三峰经常揽一些上门理发的活,但杨新莲一直坚持守在店里。她说,老街坊们只认这个店,如果他们上门找不到人,不知道该去哪里剃头。“20多年了,我们早就像是一家人,一天没看到,心里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她说。
这么多年来,杨新莲记不清给多少人剃过头。遇到年纪大、腿脚不方便的,只要打个电话、约好时间,她都会上门服务,不另外加收“上门费”。她也曾不止一次上门,为重病卧床的老人最后一次理发。
有一次,一位太婆处于弥留之际,家属希望她能清清爽爽离去,就找到了杨新莲。“看着婆婆瘦得都变了相,眼睛也没有光,我拿起剃刀的时候手都在抖。”但是杨新莲还是坚持给婆婆剃完了头。她还记得,当她准备离开时,婆婆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嘴角露出了微笑。
街坊盛情难却她把根扎在这里
杨新莲的几个儿女里,只有小儿子跟着她在理发店做了几年帮工,后来也外出打工了。她说,其实她也曾有机会到外地挣钱:2007年,她的一个徒弟到上海打工,回来劝她去那里开理发店。于是丈夫李三峰去了一趟上海,但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门面。
街坊们听说杨新莲准备离开,都跑来问她:“你们要是走了,我们今后到哪里理发?”盛情难却,杨新莲跟丈夫商量,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如今,两个儿子都到了成家的年纪,老大打算今年结婚。杨新莲开始做起“退休”的准备:“要是儿子结婚了,我估计很快就要添孙子,得帮着带一带,到时可能就真的不能再剃头了。”
她正和楚天都市报记者聊着,坐在一旁的老杨听到了,立即凑了上来:“25年了,我们就认你的手艺,你还真不能退休!”
“那谁给我带孙子?”
“不是还有这么多街坊吗?想想你儿子,那会儿就这么高,还不是我们街坊帮你带大的?”老杨用手比划着理发椅的高度,“你要相信我们。把孙子带到这里来,我们帮你带!”(楚天都市报 记者 陈倩)
责编:王玉涛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