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公安部:全国13亿人都将靠脸吃饭!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9-22 19:40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武汉国博中心A6-1馆大门前

  排起了浩浩汤汤的队伍

  武汉各高校的学生组团前来参观

  网络安全博览会

  ▼

  

  维持参观秩序的志愿者们辛苦了

  ▼

  

  工作人员热情风趣的讲解

  同学们听得不亦乐乎

  ▼

  

 

  博览会现场

  新鲜玩意儿多得让人目不暇接

  ▼

 

  还有超赞的互动游戏

  同学们都迫不及待要体验一番

  ▼

  

 

  最后来一张美美的自拍

  网络安全宣传周,我来啦!

  ▼

  

 

  网络安全博览会看点,戳这里↓

  刷脸就能买买买?与你我切身相关的这件大事明天开幕,这样玩才值!

  今天是“法治主题日”

  上午

  “共筑法治长城,共建和谐社会”

  法治日主题论坛

  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论坛最吸引人的亮点是

  ▼

  公安部研发出

  与实体身份证对应的“网络身份证”

  能让生活中的一切

  都只靠刷脸完成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余兵

  对此进行了相关介绍

  ▼

  

 

  “网络身份证”未来应用的领域非常广

  ▼

  住酒店

  提前在网上订好

  在酒店大厅的终端前

  扫一扫身份证,再扫一扫脸

  入住/退房get√

  ▼

  去旅游

  提前在网上订好

  在旅游景点的终端前

  扫一扫身份证,再扫一扫脸

  参观许可get√

  ▼

  去看病

  提前在网上预约

  在医院大厅的终端前

  扫一扫身份证,再扫一扫脸

  挂号看病get√

  ……

  一系列生活服务都可以刷脸完成

  

 

  余兵介绍

  目前网络身份证

  已在一些省市试点

  武汉尚未开始

  网络身份证真的安全可行吗?

  它有“四不”原则

  不改变身份证现有安全机制,保证身份证卡体安全、应用安全

  不在互联网存储、传输身份信息,确保持证人隐私安全

  不增加身份证制作及管理成本,不影响现有身份证受理、制作、发放流程

  不增加信息载体,实现线上线下一证通、不增加公民经济负担,不改变公民实名认证身份证的应用习惯

  它有五大优势

  权威性:网络身份证的应用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广泛性:全国已发放15亿张二代身份证,基数庞大

  智能性:内嵌国产智能芯片

  安全性:依靠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安全技术和国产安全算法

  经济性:利用现有安全和管理体系,不增加经济负担

  “靠脸吃饭”的时代或将来临!

  你准备好了吗?

  网络诈骗的七种类型及防范

  随着网络犯罪手段的日渐猖獗,光靠警方重拳打击是不够的,还要靠我们自身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这几种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你都了如指掌吗?怎么防你知道吗?

  一、利用QQ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

  

    网络配图

  诈骗形式

  最常见的就是冒充QQ好友借钱。骗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张冠李戴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如果对方没有识别很容易上当。

  需要特别当心的是一些冒充熟人的网络视频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视频”与你聊天。

  防范对策

  大家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摸清对方的真实身份,最好先与朋友通过打电话等途径取得联系,防止被骗。

  二、网络购物诈骗

  

 

  网络配图

  在淘宝、易趣、京东商城、亚马逊、58同城、赶集网等知名网络交易网站上散布虚假商品信息,或制作虚假购物网站(克隆网站),编造地址和联系电话(异地申请本地号码)等,诱惑网友上当。诈骗商品多以手机、电脑、电动自行车等日常所需商品为主,交易一律采取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一旦网友按照对方要求汇入货款,卖家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诈骗形式

  克隆真网站,域名多了“后缀”或篡改了“字母”。在交易过程中卖家以各种理由拒绝见面,并要求买家预先支付押金、保证金、邮费等费用。

  防范对策

  1、鉴别网站真伪。可将交易网站IP地址输入网址归属地查询网站

  (www.ip138.com)内进行查询,若IP地址显示为境外则可判断被查询网站为境外诈骗网站。

  2、鉴别交易信息真伪。凡是在不见面的情况下要求预先付款的信息皆为虚假诈骗交易信息。

  3、不通过第三方安全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均为诈骗交易信息。

  三、网络游戏虚拟装备交易进行诈骗

  

  网络配图

  利用网络游戏进行虚拟游戏币及装备的买卖,以低价销售为诱饵,在骗取玩家信任后,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的方式付款购买,待收到钱款后不予交易。

  诈骗形式

  以低价销售为诱饵,不通过第三方安全支付方式要求买家线下汇款购买。

  防范对策

  购买网络游戏装备时到正规的游戏网站或是正规营销点购买,切忌贪图便宜;网购付款时一定要采取第三方支付平台方式付款。

  四、网上订票诈骗

  

  网络配图

  目前,民航、铁路和票务代理机构均开通了网上电话订票业务。由于方便快捷每逢放假、返校期间许多同学都倾向于通过网络订购机票、车票。诈骗分子“克隆”航空公司、铁路系统订票网站,通过网络发布虚假机票打折信息,再利用“400”客服电话诱骗订票者在指定账户汇钱,骗取购票款。

  诈骗形式

  1、仿造或“克隆”航空公司以及票务代理公司网站。

  2、通过网络或是在假网站上发布虚假打折购票信息,诱使学生上当受骗。

  3、以各种理由拒绝和买家见面并要求预先支付押金、保证金等费用。

  4、不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线下交易,要求买家向指定银行账户汇款。

  防范对策

  1、鉴别购票网站真伪。查询购票网站IP地址,若为境外网站可判断该网站为诈骗网站;判断网站票务打折信息,若售票折扣明显低于市场行情或价格过于低廉可判定为虚假售票信息。

  2、凡是以各种理由拒绝见面交易或是要求预付款项的均为诈骗行为。

  3、售票网站无法进行网上付款、付款不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网银支付的,要求线下先付款后送票的交易请求的,均属诈骗网站,切勿轻易汇款。

  4、请拨打114或者12580预定各类票务。

  五、大学生网上兼职招聘诈骗

  

 

  网络配图

  现在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选择了在网上投递简历,来谋求就业的机会。网络骗子正是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对他们进行诈骗。骗子冒充企业工作人员或招聘人员,自称是助理或主管,给大学生打电话。初步试探后要求电话面试,然后以各种理由,让应聘者交纳手续费、押金等等实施诈骗。

  诈骗形式

  针对网上兼职招聘冒充企业、公司相关人员,以待遇优厚、收入可观等条件为诱饵,诱使大学生上当受骗。在不见面的前提下,通过电话面试要求大学生预先交纳各种费用(快递费、培训费、押金、服装费、中介费、考试费等),并直接银行汇款实施诈骗。

  防范对策

  1、在网上,通过正规渠道或正规招聘网站投递简历。

  2、接到应聘电话时要冷静处理,切忌被骗子的吹嘘和自己的惊喜冲昏头脑;不要一味被骗子牵着鼻子,反过来对应聘企业要仔细询问各种事项例如:企业地址、经营范围、工商税务登记、公司业绩、固定电话等,从中仔细甄别。

  3、凡是在不见面前提下要求招聘之前缴纳各种费用的网上兼职招聘均属诈骗行为。

  六、网络交友诈骗

  

  网络配图

  现今,网络聊天交友日趋盛行。违法分子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通过各种形式的伪装在聊天过程中博取对方好感,假装情投意合,投其所好,嘘寒问暖,或是谎称“人脉”广泛或是假装“经历坎坷”实施诈骗。

  诈骗形式

  首先,寻找合适目标。其次,投其所好,瓦解戒心,消除怀疑。利用以上手法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合作经营、急求医疗等各种理由在骗取钱财后消失无踪。

  防范对策

  在网上聊天交友时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在网上寻求心理慰藉时,不要过度依赖对方;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生活、工作要积极向上;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网上聊天交友接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判断是否合乎常理;不要轻信骗子的花言巧语,提高警惕,避免遭受侵害。

  七、网上办证诈骗

  

  网络配图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对于自身要求也不断提高,希望通过各种资格考试获取各式资质证书来提升自己的含金量和就业竞争力。诸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会计师、司法考试、导游证等。在互联网上,不法分子制作办证网站或是网上散布各类证件代办服务信息,以诚信优质服务、保证安全可靠为诱惑,网上诱使他人银行汇款购买实施诈骗。

  诈骗形式

  1、制作办证网站或是网上散布各类证件代办信息,提供手机号码或是QQ账号、邮箱进行咨询服务。

  2、提供各类代办证书成品样张供他人浏览,承诺安全可靠、诚信服务,诱骗他人购买。

  3、以各种理由拒绝见面交易,提供银行账号要求购买人银行汇款,收款后中断联系。

  防范对策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健康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

  2、不要心存侥幸、空抱幻想,相信能通过“捷径”达到目的,唯有凭借真才实学、通过真才实干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3、凡是互联网上付费代办各类证件,无论真假与否均属违法诈骗行为,切勿受骗上当。

  转给身边的人看看!

  打击网络诈骗,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责编:朱曦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