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民盟武汉市委员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 争做卓越贡献者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09-30 06:4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中国民主同盟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简介

  昨日,中国民主同盟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闭幕,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民盟武汉市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民盟)新一届领导班子表示:

  未来5年,市民盟将在民盟湖北省委和中共武汉市委领导下,以“一行三建四讲三争做”为工作主线,充分履行参政党职能,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一行”为抓手,开展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民盟行活动,突出中国车都、天下光谷、创新中心调研,突出滨江滨湖绿色城市、三镇三城立体城市、互联互通智慧城市建言,突出社区治理、民生保障、扶贫助教服务,重点调研建言武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专题。

  以“三建”为基础,狠抓思想建设,将思想统一到中共中央“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多党合作16字方针、民盟省委和中共市委决策要求上来;狠抓组织建设,实现市区单位基层组织全覆盖,着力培养新人,充实后备队伍;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和规范一整套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约束。

  以“四讲”为保障,讲政治、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打造政治上更坚定、学习上更自觉、氛围上更和谐、工作上更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的参政党地方组织。

  以“三争做”为目标,鼓励和带领全市盟员,争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坚定捍卫者;争做民盟民主团结爱国使命的优秀执行者;争做武汉创新发展的卓越贡献者。

  胡树华,男,1961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导,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武汉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政协常委。

  陈彩凤,女,1965年9月出生,党校研究生,民盟武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

  张晓玲,女,1964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教授,民盟武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李腊生,男,1963年12月出生,博士研究生,教授,民盟武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湖北省政协委员。

  程宏刚,男,1966年6月出生,大学学士,副教授,民盟武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硚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舒晓刚,男,1971年5月出生,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导,主任医师,民盟武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学办公室副主任。

  张箭,男,1972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民盟武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光谷职业学院董事长,武汉市政协委员。

  5年来,市民盟在民盟湖北省委和中共武汉市委的领导下,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全面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探索开展一系列多层次的“一行三建四讲三争做”主题倡议活动,团结带领全市盟员,坚持思想上同心同向同行,争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争做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团结爱国使命的优秀执行者;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爱岗敬业,争做武汉创新发展的卓越贡献者。围绕发展战略、国际交流、园区建设、产业提升、企业发展、项目引进、民生工程等方面,抓好“七项服务”,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服务战略

  助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开展《关于武汉市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有关建议得到市委领导肯定并被市政府工作报告采纳。《实施“三创三联”战略,打造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获优秀大会发言第一名。在《武汉2049》远景规划专题研讨会上作《武汉发展再也不能犹豫了》的报告,赢得广泛共鸣。

  服务创新

  成功举办两次大型国际报告会

  针对金融危机以来我市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难,连续两年与美国产品开发与管理协会合作,举办创新管理国际报告会,邀请世界知名专家为武汉800余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讲授和咨询当今世界创新管理的最新理论方法和经验案例,取得较大社会影响。

  服务园区

  研究提出东湖光谷“3346”发展对策

  开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状分析与战略对策》课题研究,设计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层定位、三大布局、四大工程、六大重点”的发展框架,发表论文11篇,出版专著1本。课题得到7位省市领导批示,并上升为全国、省、市三级政协大会提案和省市政协大会发言,对策建议被示范区四大规划采纳,市委办公厅和高新区管委会分别致信对报告予以充分肯定。课题荣获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一等奖,武汉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服务产业

  提出武汉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

  和三网融合城市试点方案

  开展《关于武汉市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研究——武汉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与对策》课题研究,成果上升为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1号建议案原案和省政协大会发言。在全国两会率先提出《关于建立光纤到户三网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议》的提案,促进武汉被列入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课题得到省委领导批示,并荣获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一等奖。

  服务企业

  促进武汉市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将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职能结合,开展《关于服务中小微企业成长推动武汉跨越发展的建议》的调研,并在市政协常委会作专题发言,相关建议被国家工信部和市政府有关部门采用。同时,利用自身智力优势,举办高规格、大规模专场咨询,提高中小微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服务项目

  推动腾讯研发中心落户武汉

  引荐腾讯公司来汉与东湖高新开发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省委领导会见腾讯首席行政官陈一丹,并签订《关于支持腾讯公司在鄂发展备忘录》。2012年,腾讯无线互联网技术研发总部落户江夏,标志着市民盟利用自身资源,服务高端项目引进取得丰硕成果。

  服务民生

  扶贫助教、社情民意鼓与呼

  聚焦社会民生领域,《目前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八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等信息获多位中央领导批示,市民盟连续四年被市政协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成立同心·民盟武汉律师团、艺术团、特级教师团和爱心团,建立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社会帮教和新农村文化建设基地,争取民盟中央网络学校在湖北建立第一个基地。通过同心团队和基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150余次,捐款捐物100余万元。市民盟荣获民盟中央社会服务、思想宣传先进集体称号,民盟江汉大学委员会荣获民盟中央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抓好七项服务 助推武汉创新发展

  民盟武汉市委员会新一届领导班子

  市民盟连续两年举办国际学术报告会,邀请世界一流专家为武汉800余家高新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文字整理 曹方兴 胡雪璇

  市民盟在民盟先辈闻一多先生的故乡浠水县华桂中学建立“同心·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基地

 

责编:张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