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考试不好怪妈妈 陪读妈妈患上“考试焦虑症”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10-30 13:49 来源: 武汉晨报
【字体:

  (记者 向洁)学期过半,一些“陪读”妈妈面临“绩效考核”焦虑难安:孩子考试考不好,一家人盯着问责,陪读之路如履薄冰。

  “孩他爹平时都不管伢,考试没考好就成了我的错,真没地儿说理了。”近日,全职妈妈胡女士忍不住找闺蜜吐槽,称由于孩子单元检测成绩不理想,她被全家人追责,个中滋味不是一般难受。

  胡女士称,儿子今秋入读汉口一知名小学,她本以为孩子上学后自己就能重回职场,没想到小学生的妈妈更难当,不仅要当好“生活保姆”,还多了一重身份——陪读私教。“我们每天的作业有五六项,预习、听写、默写、背诵、亲子阅读……每天不搞一两个小时下不了地,除此之外,还要配合课堂教学做些教具,真的是一入校门深似海,当妈要会十八般武艺。”

  学校上周接连进行了单元检测,胡女士的儿子数学成了全班倒数。平时当“甩手掌柜”的老公不干了,“考这差是么回事?每天怎么教伢的?一年级都搞不定,以后还搞鬼?”在胡女士看来,儿子主要是粗心,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跟老公解释不清,说多了还会引发一场家庭战争。

  记者昨日在汉口三阳路一校外培训机构看到,家长等候区聚集了百余位家长,七成是妈妈。交流中,不少妈妈直言自己有“考试焦虑综合征”。而这种焦虑主要来自怕孩子考不好,怕家里人责难,引发家庭矛盾。

  既然怪妈妈没把孩子教育好,那爸爸就自己来管呀!记者采访了数十位爸爸,他们的回复大致有两种说法: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妈妈有耐心,爸爸陪不好。

  武大特聘教授、原华师一附中高级心理辅导教师尹邓安认为,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中国家庭大多是以母亲为主导,而父亲的角色往往是缺失的,一旦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双方互相指责,这显然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更益于孩子成长,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双方可以以一方为主导,低年级的孩子可以母亲为主导,“妇唱夫随”。到了中学后,可以考虑以父亲为主导,“夫唱妇随”。

责编:李莉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