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新派日历内涵足 无奈读者不买账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11-25 05:3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故宫日历 李欣艺 供图

  把日历做成书的模样,加入主题历史文化图文资料,由各大出版社精美包装出版,这是今年日历、年历等产品的新风尚,据说在北京等地比较流行,受到一些年轻人追捧。但是昨日,记者走访武汉文化市场,发现这类产品尽管卖相不错,但是真正购买的人还是比较少。这是为什么呢?

  日历电子化是不可扭转的趋势

  在西西弗书店街道口银泰店,读者进门即可看到展台上的《故宫日历》。记者随手翻开《故宫日历》,发现是彩色印刷,内页选取了故宫内与龙相关的各类文物,依照青铜、陶瓷、书画等材质类型按月编排,很有历史感、文化感,品相质地都不错。

  该店工作人员李欣艺说,《故宫日历》在北京文青中确实很抢手,因为它内涵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装帧又精美,用于赠送,显得有雅趣。然而在武汉的西西弗书店里,卖得很一般,“好奇心重的会翻一翻,翻完也就走了”。

  她问了一些顾客的看法,回答都说,现在电脑、手机都配置了日历,用起来很方便,为何要额外花钱买些又厚又重的纸书日历,摆桌子上还占地方,“如果没有大面积的审美趋势的反转,日历电子化肯定是不可逆转的了”。

  创意太复杂的日历并不吸引顾客

  除了不实用,日历产品价格偏贵也是一个因素。

  武汉市新华书店在兴业路图书批发市场有一家较大的门店,记者昨日上午走进该店,见到一楼柜台即叠放有《生肖日历》和《“汉字之美”日历》。

  市新华书店批销中心经理熊玉明告诉记者,3年前他们就收到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发来的文创日历,分发到新华书店各门店,销售情况都不是很好,顾客普遍反映价格太贵,“人们实在要买的话,也只愿意掏更少的钱,几元十几元一本,买些传统台历、挂历、扯历等等。文化创意太复杂的,对顾客不管用”。

  熊玉明说,店里进了一些文创类日历,摆了近一个月,很少有人问津。当然这与时令可能也有些关系,毕竟现在临2016年结束还有一个多月。

  文化消费理念需要培养,需要提升

  地处繁华地段的卓尔书店,《故宫日历》的销售还算过得去,“进货两个月,卖了十几本”。卓尔书店负责人汪素鹃说,文创类日历,如果纯粹当作日历,人们会觉得有点贵,但《故宫日历》,完全可作为艺术品欣赏,价格能让人接受。买的人白领、学生居多,他们店的年轻员工就买了几本。

  光谷书城总经理刘政告诉记者,他几年前就知道文创日历,因为传统日历没有多少利润空间,他们很少涉足日历市场了。“别看光谷书城地处鲁巷,大学生、白领成堆,文创日历照样不好卖,我们今年到现在还没进文创日历。”刘政说,《故宫日历》在北京火了,如果武汉本地出版社能学习他们的做法,出几套编钟类的日历,或许也能俏销。

  西西弗书店工作人员李欣艺说,文创日历的特点是富有文化品位,这一点是电子化产品不可替代的。如今武汉市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并不低,但多数人还没有花上百把元、买件文化消费品的习惯“需要市场各方培育”。(记者万建辉)

责编:李春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