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老火车开进了6号线地铁站 致敬武汉最早的火车站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6-12-15 09:22 来源: 武汉晨报
【字体:

  

 

  大智路站里陈列的蒸汽机车。

  

 

  石桥站“老村新居”为主题设计的站台三角房。

  

 

  武胜路站厅设计的陈列墙摆满了电唱机和黑胶唱片。

  

 

  琴台站﹃流水知音﹄本版摄影记者詹松

  记者陶常宁 唐婕 通讯员刘丹丹 袁永华

  大智路站

  火车头“开进”地铁站

  原来是真的!

  大智路地铁站位于京汉大道大智路路口,是1号线和6号线的换乘站。通过一座换乘站,市民乘坐电扶梯,可从6号线地下一层站厅到达地上二层的1号线站,换乘形式和循礼门、宗关类似。

  之前,就有市民向晨报“爆料”,“我看见大智路站装修时,把一个火车头放了下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昨天早上,记者从G口进入车站,左拐就看到了传说中的火车头,已修复一新,标有“上游”二字,有1964年字样,车体黑色,头部红色,车身中间几道金色镶边。

  据北京城建总院的装修总设计师吴新宇介绍,上游型蒸汽机车又称为上游型工矿用小型蒸汽机车,车头长15米,高4.7米,宽3.5米,重90多吨。今年9月自齐齐哈尔用三台大型平板汽车,历时6天运抵武汉,用时30天安装整修,恢复原有风貌。

  当时为了把车头“装进”地铁站,先开了一个天井,然后用起吊机把车头吊装下去,下面定位,铺好轨道,固定后,又进行除锈、打磨、刷漆翻新。

  “这个车头据说当时生产了1000多节,现在看来很有年代感和艺术感,”吴新宇介绍,大智路应该是首个把火车头放进地下空间装饰的地铁站。

  武胜路站

  15个出入口

  会不会绕晕你?

  你见过出口最多的是哪座车站?6号线武胜路站亮相后,真担心会有不少“小迷糊”在地铁站里迷路。车站共有地下三层,其中地下一层是物业区,地下二层是站厅层,地下三层是站台层。

  车站共设15个出入口(从A到Q,其中I、O易被混淆,不作出口标识)。昨天,记者在站厅看到,两个指示牌上一个标明“ABQ”,另一个则从C→P。据该站业主代表曹更新介绍,C→P口都在物业区,暂时只开通其中的A、M、Q口。

  “开通以后,武胜路站不仅是开通线路中出入口最多的,也是站厅最长的。”曹更新笑着说,武胜路站长546m,车站深26m,而一般车站多是200m左右长。

  石桥路站

  6号线将大小交路运营

  “前方到站,终点站石桥站。”昨天,记者搭乘6号线到达石桥时,惊讶地听到了这样的报站。石桥站距离6号线终点站金银湖不是还有6站路距离吗,怎么成了终点站?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石桥站业主代表周志鹏,据他介绍,该站设有渡线,列车可在此折返。开通初期,6号线将采取大小交路运营的方式,即一列车开到石桥站就直接折返,下一列车则会开到终点金银湖公园站,以此方法交替行驶。

  周志鹏举例说,假使乘客目的地是金银湖站,如果搭乘了终点是石桥站的小交路运营车辆,可以在石桥下车再等下一趟。基本上大小交路运营车辆数是1:1,类似于1号线汉口北初期的运营模式。

  琴台站

  武汉地铁

  最深的地铁站

  琴台站为地下四层结构,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三层为设备层,地下四层为站台层。它是武汉地铁最深的地铁站,最大埋深32米。市民从地面下到站台乘车,相当于要下10层楼。

  车站艺术设计

  大智路站,艺术设计主题为“发展律动”,灵感来源于武汉最早的火车站——大智门火车站,它见证了昔日的蒸汽火车逐步演变成今日的高铁,是历史的见证者与亲历者。

  湖北美院设计师李海平讲述了艺术墙设计理念,画面以火车为主要素材,借助车窗前后空间的变化体现“发展”的概念,呈现出时空隧道般的神秘、幽深之感,展示了大智路身上烙下的武汉发展的时空印记。独轮车、自行车、摩托车、火车等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展示在车窗内。

  站台三角房通过独有的转角,体现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艺术座椅设计整体效果简约大方,两种材质肌理对比,增添视觉美感。

  车站艺术设计

  武胜路站艺术墙上镶嵌着14扇窗户,有中式、欧式等,每扇被推开的窗户外,都暗藏一部武汉人生活场景的旧照片。仔细观赏这些黑白旧照,你可以找到老武胜路上的新华书店,可以看到以前市中心的老房子,还可以循着踪迹找到花鸟市场。此外,还还原了武汉夏天的竹床阵、市民街边理发等场景,生活气息浓。

  武胜路作为联通武汉三镇的交通要道,见证了大武汉的变迁。车站围绕着主题“武胜影像”,以武汉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窗户为载体,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版画场景,对武胜路站装修设计进行抽象艺术化辅助提升处理,简要展示武汉市中心城区发展的变化。车站艺术橱窗里还存着上世纪末流行的老唱片。透过扇扇窗户,观者看到的是武胜路一带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点滴,感受到一代代老武汉人为这座城市复兴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传导武汉全体市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愿景信心。

  车站艺术设计

  走进石桥站站厅,灰黄色调的“老村新居”艺术墙就把人拉回了石桥老村落的记忆里。湖北美院参与设计的于希介绍,艺术墙长63m,高1.95m,以家为主题,提炼房屋元素,用时间轴的形式展现石桥老村落发展成为如今的新式居民区。

  “从一端的房屋瓦顶开始,到一座座新式房屋,给人老城换新颜的感觉。”于希说。站台层三角房区域也是延续了主题壁画墙的创作,营造一幅现代、健康、绿色的新型城区景象,艺术座椅设计,高度提炼石桥的形态结构,与石桥站艺术设计主题相互呼应。

  车站艺术设计

  谈到琴台,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历史典故,琴台站的设计也是以此为灵感,主题为“流水知音”。记者看到,蓝色玻璃地板的墙面上,点缀着曲线柔和的不锈钢圆管,看起来如同水波荡漾,泛起涟漪。

  “‘流水’和钟家村站的‘高山’主题相呼应。”北京城建院6号线装修设计人员郝好敏说,提取水的元素,以抽象的表现手法将流水的动态与音乐的激越、律动相融合。墙面共采用了60块背漆玻璃,体现渐变色彩。

  他还介绍说:“艺术柱、吊顶、三角房也都呈现了‘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车站吊顶远看犹如一条水带,波光粼粼。艺术柱上绘有伯牙子期的水墨画。而三角房设计呈现高山流水的古琴谱,既体现了传统的音乐形式,也体现出现代感,艺术凳设计则采用波浪的流线造型体现音乐的韵律感与水的灵动感,功能性与艺术性得到有机结合“未来乘客一走入地铁空间,就能了解著名的历史典故。

  共6个(其中D口为远期物业预留口,暂不开放)

  出入口位置

  A口:邻近冬梅街,靠近兴业路建材市场

  B口:后湖大道,汉口花园一期B区

  C口:后湖大道,汉口花园一期A区

  E口:后湖大道,附近还有个羽毛球馆

  F口:出站就是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出入口位置

  A:汉阳造、龟山北路

  B:鹦鹉大道,临近江汉桥社区

  C:长江广场、得月楼、月湖公园、琴台剧院

  出入口位置

  A、B、C、D:在1号线车站的两侧

  E:(分E1、E2口):球新社区

  F:世纪皇冠

  G:大智路球场街一侧

  出入口位置

  (年底只开A、M、Q口)

  A、B:凯德广场

  C:武胜路家乐福

  D、E:红燕社区

  F:武汉利济医院,紧靠利济路

  G、H:红旗村小学

  J:红旗村小学和武汉市普瑞眼科医院之间

  K、L:武汉市普瑞眼科医院

  M、N、P:原新华书店和人信汇

  Q:圣锦苑社区

  昨天,晨报记者前往6号线的大智路、石桥、琴台、武胜路四座车站,替市民提前打探车站出入口位置、如何换乘,以及艺术特色等。最令人称奇的是,大智路地铁站里竟然停放着一节真火车头。

责编:王玉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