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餐饮业提档升级 市民吃得更放心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7-02-09 06:1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中百仓储中央大厨房的豆制品生产车间

  过去一年,我市大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一年来,全市食品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管领域扩大,重点难点不断突破。在农产品三大批发市场建成检测点,加大食品抽检力度;高标准建设农贸市场,全市大部分农贸市场提档升级;进一步推进小餐饮便民服务区建设,小作坊集中生产园区数量增长;在餐饮服务单位推行“明厨亮灶”;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纳入的食品品种越来越多……这一系列创建举措,终极目标是切实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

  二维码溯源食品“成长史”

  市民买前扫一扫可知情

  昨日,在中百仓储北湖店,王大妈拿起一把广东菜心,称重后在价格标签上出现了一个二维码。大妈用手机扫描一下上面的二维码,手机上立刻显示出一串信息:菜心来自中百柏泉快生菜基地,种子来源于舵落口农资市场,播种后施药有烯酰吗啉等3个农药品种……家住菱角湖附近的王大妈是中百仓储的常客,她说:“食品有了二维码,扫一扫看看里面的信息,购买起来更放心了。”

  中百仓储等大型商超在我市最早推行生鲜食品二维码追溯系统,目前已涵盖了蔬菜、熟食、糕点、面点和豆制品等老百姓日常消费的多品类生鲜食品。可追溯的信息有生产厂家、供货商名称、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保质期、基本配料等最基本法定要素。此外,对中百仓储自营的品种,如中百中央大厨房生产的熟食、糕点,中百自生菜基地和蓝氏、如意情、元生三个蔬菜供应商种植的蔬菜,还能查询到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来自于哪里、是否经过检测或自检、施的哪种肥、用的什么杀虫剂等更为精细化的信息。

  二维码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的食品安全信息从“农田到餐桌”全环节追溯。目前,我市推广的环节、品种不断扩大。

  针对武汉本地农产品种植企业,通过安装在种植基地的种植养殖管理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从翻地、播种、施肥、除草、打药、采摘等追溯全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并实现承包户、合同、仓储、销售管理的全面电子化;在生产加工环节,选择武汉5家精细化追溯农产品种植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在销售环节包括中百仓储、武商量贩、中商平价、沃尔玛、家乐福、永旺、大润发、华润苏果等150家大型商超企业,包括仟吉蛋糕、皇冠蛋糕、周黑鸭、绝味鸭脖等近1000家连锁直营门店作为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的实施单位。

  二维码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为政府部门提供了从源头到餐桌的信息化监管手段,降低行政成本、提升监管效率;若发现问题食品,可提前预警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并要求企业对问题食品精准召回。

  更重要的是,二维码追溯系统既让市民通过扫码可知情、放心消费,还让市民能发现问题食品及时举报,共同参与监督。

  小餐饮小作坊集中经营生产规范管理

  “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生产安全生意更好做

  提及“万松园”三个字,很多武汉市民都会禁不住流口水。从万松园路口到劲松巷路口,这条长约400米的道路两边聚集着100多家餐饮美食店,每天从早上6点到凌晨2点,食客络绎不绝。

  几年前这里一片脏乱差。1999年就在这开店的老板包德宏说,当时街边几乎全是大排档,搭着棚子卖早点夜宵,又脏又乱,吃得不安全不卫生,食客也不多。

  在全市小餐饮规范管理中,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这里建了小餐饮便民服务区,拆除商户们私搭乱盖的雨阳棚,将流动摊贩“请”进门店经营,并规定所有门店均使用便于清洁的不锈钢灶具,配齐冰柜、消毒柜等必备设施。万松园餐饮商会会长、夏氏砂锅店老板夏家胜说,小餐饮的规范管理让万松园的美食吸引力越来越大,商户们抱团打造“美食一条街”,整个一条街生意红火得很。

  目前,在全市,如万松园美食一条街这样的小餐饮便民服务区已达120个。同时,在全市26个商圈均设立了美食集聚区。

  在学校周边、老旧社区、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规范设立小餐饮便民服务区,小吃店、小摊贩入室集中经营,并配备小餐饮服务所需设施设备,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实行集中经营和自主管理。这是我市对小餐饮规范管理的一个探索,既满足了市民方便、放心就餐的需求,又提升了小摊贩服务品质。

  不仅是小餐饮,我市的小作坊也告别打游击变成“正规军”。目前,已建成能吸纳百家小作坊规模的集中生产园5个,并对厂房的硬件设施、软件管理等划出硬杠杠。

  位于武昌区武泰闸的“康美洁”豆制品集中生产点,由14个豆制品小作坊集合而成。这里每个小作坊的工作间前,都放置着高达60厘米的防鼠板,地面干燥整洁,木压板、塑料清洁桶和大型豆制品制作机都清洗干净并进行了消毒处理。“康美洁”豆制品集中生产点总经理张登文介绍,以往小作坊的生产环境不好,没有“合法身份”,害怕检查只能“打一枪换个地方”。如今集中管理,生产环境好了,有了营业执照,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明厨亮灶”升级传统农家乐

  游客越来越多村民收入翻番

  “明厨亮灶”工程是我市推行食品安全监管的新举措,要求餐饮企业在餐馆门口现场直播后厨实况。亮开后厨,可使消费者参与监督,并明明白白选择消费,确保吃得安心、放心。同时,促使餐饮企业自身主动改善餐饮的原料采购、加工环境等。

  这一监管举措不仅使消费者吃得更放心,还成为餐饮企业吸引生意的“活广告”。

  在江夏区五里界街童周岭村小朱湾的农家乐,不少餐厅厨房安装了“明厨亮灶”设备。在“万里香农家菜馆”,20余平方米的厨房干净整洁,既保留了受游人欢迎的土灶,又有现代化的操作台。厨房顶部两个高清摄像头,每天从10时到22时,不间断记录厨房的情况。餐厅食客可以通过屏幕同步观看厨房的操作情况:操作是否符合流程、厨房卫生是否达标、食材是否新鲜都能看得清楚。如果这家餐馆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处罚,屏幕上会有显示。

  饭店老板娘周永珍说,装了“明厨亮灶”后,生意比以前更好了,尤其是回头客多了。家庭年均收入从不足5万元,到如今超过50万元,全家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我市“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总数达8000余户,形式不局限于视频监控,所有实行视频监控的餐饮店,监控信息全部实时传至系统后台,视频内容将被存储一个月。执法人员,可随时登陆查看厨房实况,发现问题,立即查处。

  “明厨亮灶”大大提升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责编:李春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