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有板眼!武汉这个地铁技工钻车底半个月只干一件事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7-04-24 14:41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4日讯(记者张晟 通讯员曾斯 产启斗)每天,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司机在进站停车以及列车启动前、呼唤应答都要进行鸣笛,每列车1天鸣笛600次以上。为了确保车辆不“失声”,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就有一个技工,连续半个月钻到车底研究电路,终于摸索出一零成本保养维修法,即通过改造列车大修时拆卸下来的废旧元器件,确保1号线列车运营时能正常鸣笛。

  1号线是武汉市最早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绝大多数站点没有安装屏蔽门。因此,地铁运营公司对列车鸣笛有着严格要求,目的是提示乘客候车时注意安全。  

有板眼!武汉这个地铁技工钻车底半个月只干一件事

 

  2015年,丁根成为车间大架修电路工班第一任工班长,上任后他发现列车电笛故障较多,这将影响车辆鸣笛。为彻底了解原因,丁根经常钻到回库的列车车底,查看并研究电笛电路原理,摸清线路走向,分析故障原因。

  经过半个月的反复钻车底,他终于找到原因:由于电笛安装在列车底部,其回路控制的继电器在运营中被风吹雨淋后相对容易发生故障,导致列车无法正常鸣笛。

  丁根说,继电器就是用较小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既然继电器怕风吹雨淋,何不将电笛继电器移至列车驾驶室内呢?”丁根暗下决心。

  说干就干。丁根通过电路进行分析,结合1号线三种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电笛回路控制电路。在不影响运营的情况下,他利用每次列车月修和列车双周检的间隙,花了4个月时间完成了1号线47列车电笛控制回路的改造工作。

  此外,丁根在从事列车修理工作的7年时间里,一直留意废旧物品归类分析。2016年1号线一期列车大修期间,丁根针对拆卸下来的96个继电器进行分析,发现该继电器和电笛继电器电压型号相同。

  丁根尝试将拆卸下来的废旧继电器替换现行电笛继电器。他介绍,再利用的AHCR继电器质量比较可靠,再加上继电器上有4对触点可用,电笛改造只用1对,另外3对触点还可做备用。

  去年10月,丁根带领工班以零成本完成了所有继电器更换工作,通过近半年时间的运营,检修资料显示,电笛的线路和继电器故障为零。

责编:王玉涛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