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四水共治”今年16个重点项目全部按时完工 中心城区排水能力5年翻近一番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7-06-26 07:1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师师 通讯员黄金波)25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市水务部门获悉,武汉已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全市防汛排涝工作进入实战状态。与往年相比,应对今年的这场“水仗”,武汉更有信心和底气。数据显示,从770立方米/秒到980立方米/秒,再到1470立方米/秒,5年间,武汉中心城区排水能力翻了近一番。

  力补短板:排水项目成片推进、系统受益

  武汉,地处古云梦泽,两江交汇、百湖密布。优于水,而忧于水。一到雨季,武汉就好比一个地势低洼的盆子,地势低,排水不畅。每年的六七月,一场城市与水的战争“硝烟弥漫”。

  2011年,武汉有城市排水泵站46座,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和效率低下等问题,改造前实际抽排能力只有217立方米/秒,与全市规划抽排能力770立方米/秒相去甚远。

  2012年,我市建设泵站、改造机组计划紧锣密鼓进行,抽排能力达到770立方米/秒。但连续数日的暴雨过后,中心城区多处渍水。为此,市水务局启动排水防涝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

  2013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启动,分秒必争加快排水设施建设成为百姓最关心的治水大事。

  两年时间,常青二期泵站、罗家路二期泵站、汉钢西泵站、禁口明渠、罗家港明渠等一批排水项目建成或改造完成并投用,新增泵站抽排能力210余立方米/秒,真正实现了成片推进、系统受益。常被老百姓诟病的武昌徐东地区、东沙湖地区、硚口古田地区排水难的问题得到改善。

  “四水共治”:全市单体最大排水泵站今年汛前投用

  2016年6月30日至7月6日,武汉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雨,周降雨量突破历史记录,中心城区遭遇严重内涝。最终,38处主要泵站及庞大的地下管网,创造了24小时内中心城区超九成渍水点消失的排渍奇迹。但南湖地区的渍水之痛,深深地牵动着武汉人民的心。

  为民治水,亟须升级。今年初,我市提出“四水共治”,明确要以打造“滨水生态绿城”为目标,全面推进“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实现“水患”向“水利”的转变。

  一批排水项目快马加鞭:全市单体最大的排渍泵站江南泵站成功赶在汛前通水,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与南湖连通渠、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等,共同组成南湖出江排水系统,担纲南湖地区的排水重任;汉口后湖建成亚洲最大城市排水泵站,抽排能力达到249立方米/秒;港西二期泵站让青山区大面积受益,青山红钢城一带的渍水将得到有效缓解。

  截至5月30日,16个重点排水项目全部按时具备应急抽排能力或已通水,全市排水能力从980立方米/秒提升至1470立方米/秒,较五年前几乎翻一番。

  今年入梅以来,昔日中心城区的那些老渍水点,成功经受数场较强降水的考验。困扰百姓多年的南湖、白沙洲、青山、四新、琴断口等地的渍水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海绵”建设:从园博园到青山社区刷新排水理念

  5年时间,武汉排水能力提升,排水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青山区几处海绵社区,即便是雨天,学校内的路面、社区的场地都没有大范围积水。在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海绵设施的共同作用下,路面好似一块海绵,迅速吸干了多余水分。

  2015年4月,武汉入选我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并连续3年获得每年5亿元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

  2015年9月,武汉园博园完成一场历时3年的生态修复,盛大开园。不为人知的是,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海绵公园。6个容量各200吨的弃流池以及12个雨水花园的配置,让园博园可随时储存雨水,一到雨天,大部分雨水不再直接进入城市雨水管网,管网压力减轻。

  作为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手段,海绵城市的建设目前正在武汉全力推进。除了园博园,包括城市绿地、公园、道路、广场、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在内的建设项目纷纷注入海绵因子,它们正悄悄地改变着城市的排水肌理。

编辑:江尚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