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吸血蜱虫又到活跃期!采摘、钓鱼、遛狗都可能“中招”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7-07-05 18:14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罗剑锋 刘露)吸血蜱虫又到活跃期。5日获悉,市金银潭医院(原市医疗救治中心)一周内接诊7例被蜱虫“偷袭 ”的患者,发病多与户外活动及接触宠物有关。医生将取出的蜱虫制成了标本。

最大的一只吸血蜱虫。刘露 摄

记者看到,装在试管瓶内的蜱虫共有5只,最大的有无名指指甲壳大,圆滚滚的,显得很肥,最小的还没有芝麻粒大。据悉,患者中招各不相同。

医生取出的蜱虫。刘露 摄

蜱虫从试管中取出,大小不一。刘露 摄

 

  62岁的宋先生是名钓鱼爱好者,他的防护意识很强,钓鱼时还穿着长袖长裤,但还是被两只蜱虫叮咬。宋先生发现后,自己拔掉了蜱虫。他了解一些蜱虫的知识,知道如果蜱虫去除不干净,留在身体里,日后还可能发病。

  于是被咬三天后,宋先生不放心,到该院感染科检查,所幸相关检查都是正常的,医生叮嘱他还要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发烧就赶紧到医院来。

  3岁的女宝宝玲玲被家人带到横店摘莲蓬,回家后晚上洗澡,妈妈发现她胳膊上有个绿豆大的黑东西,第一反应就是蜱虫。家人立即带玲玲去了医院,医生用酒精涂擦后,用镊子拔出还活着的蜱虫。

  35岁的周女士被蜱虫叮咬后到该院取出了蜱虫。她很是不解,自己工作忙,根本没时间到野外活动。医生问她有没有接触过长毛宠物,周女士这才想起家里养了一只牧羊犬,她时常傍晚时带狗到小区活动,很可能蜱虫通过狗传播到她身上。

  据了解,蜱虫活跃期在4—10月,由于夏季着装少,肢体暴露在外,更容易成为蜱虫袭击目标。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报道的蜱虫多发期往往在七八月。

  市金银潭医院感染科主任文丹宁解释,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人体,会将病毒传入人体致病,严重的会使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好在携带毒素的蜱虫不到10%。因此被蜱虫叮咬后半月内未出现任何不适,如发烧、出疹等,市民可不用担心。

  链接:

  蜱虫可能携带致病病毒

  蜱虫虽然叫虫,其实不属于昆虫,它有八条腿,是蜘蛛的亲戚,属于蛛型纲蜱螨亚纲的动物。已知的蜱虫有800多种。

  蜱虫与很多疾病传播都有关系。蜱虫可以传播莱姆病、斑疹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被蜱虫咬了,和被蚊子叮了差不多,不会产生严重后果。

  被蜱叮咬后最常见的是皮肤感染,因为蜱吸血的口器很复杂,上面长着倒刺,一旦不恰当的拔除正在吸血的蜱,很可能让它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

  2010年,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发生多起“蜱咬病”致人死亡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国疾控中心后来确定,致命蜱虫携带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这种病毒导致的疾病被定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所专家田俊华介绍,湖北省目前共发现22个蜱虫品种,主要分布在高山和丘陵地带,包括幕阜山脉的黄石、阳新、大冶,还有大别山脉的黄陂、新洲、黄冈、随州、咸宁、孝感、大悟。此外,蜱虫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华中农业大学、解放公园、武汉卷烟厂等区域有少量分布,密度很低不构成威胁。

  蜱虫携带的病毒分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类,新型布尼亚病毒是高致病性病毒的一种,但专家强调,携带高致病性病毒的蜱虫所占比例极小。

  建议市民拔出身体上不明虫子不要随易扔掉,可以放进密封的塑料袋或者瓶子,放冰箱冷藏。万一出生症状,可帮助专家更容易找到病因。

  如何防范:

  发现蜱虫别捏、拽、拨

  “被蜱虫叮咬后,不一定会立刻感知”,市金银潭医院感染科文丹宁主任解释,蜱虫叮咬皮肤后吸取血液,吸血时间的长短和蜱的种类有关,有的可在体表停留1日至数日,开始叮咬时不觉疼痛。

  文丹宁说,蜱虫虽然害人不浅,但也有自身的弱点。它不会跳不会飞,活动范围受限,一般仅为数十米,主要“隐藏”在草地、树林中,伺机攻击“目标”,所以通常不会跑到家中来。蜱虫还是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像牧羊犬等毛发茂密的动物,也是蜱虫极佳的隐藏点。

  目前正值旅游旺季,提醒市民深入草丛、树林等地方时,要注意扎紧裤管,暴露在外的皮肤及时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等)。万一被蜱叮咬,千万别用手捏、拽、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在叮咬处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体内,如口器断入皮肤内应手术取出。家中的宠物,避免带入可能暗藏蜱虫的地方。

  责编:彭向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