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10年来义务讲解文物 胡昇获赞省博第五个“镇馆之宝”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7-08-30 10:26 来源: 长江网-武汉晚报
【字体:

胡昇正在为前来参观的学生们讲解曾侯乙编钟的历史 图片由胡昇提供

  长江网讯(武汉晚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朱华 实习生柳蔚雯 刘玉娜)10年来,挂着001号讲解员的牌子,在省博义务讲解的志愿者胡昇,因为他准确详尽,声情并茂的讲解,赢得了参观者的尊重,被大家誉为“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和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之后,省博的第五个“镇馆之宝”。

  胡昇今年71岁,他是省博的001号讲解员,坚持义务讲解已有10年。“彭刘杨路是纪念谁?居然有武汉人向外地人介绍是纪念彭德怀、刘少奇和杨开慧。这让我很震惊,也让我感觉到有责任有义务去做些文化历史的普及传播工作。彭刘杨路其实是为了纪念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中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位烈士。”

  胡昇与文物结缘已有30多年。1978年夏天,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葬品在省博展出,胡昇参观时被恢宏的编钟和精美的漆器震撼,从此成了省博的忠实“粉丝”。2007年省博组建志愿者团队,已从武钢退休的胡昇就成了一名文化志愿者。

  展厅里,情绪饱满的胡昇声情并茂地讲解着省博的各种展品,参观者将他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人不远千里赶来,就为听他的一番讲解。胡昇告诉记者,他很享受这个过程,参观者求知的眼神,就是他最大的动力。而听过他讲解的参观者们,也都称赞他是省博的第五个“镇馆之宝”。

  胡昇说:“这些文物中,可以看到历史给武汉留下的印记。比如楚庄王‘不服周’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启了楚国八百年基业。这一精神对楚后裔影响巨大,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一枪,现在的‘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都是一脉相承。”

  目前,省博志愿者团队在册志愿者有2000余人,团队成立10年来,他们以长久的坚持及专业知识,在志愿者这个岗位上为文明城市添光彩。

    责编:宋菁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