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市民下乡把小山村变创客村,景泰蓝传人都来了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7-09-19 21:1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网9月19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李英波 通讯员田嫄 摄影记者任勇)“创客是什么?”这个问题引起新洲区仓埠街项山村道士湾62岁的项金环强烈的好奇心。项金环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今年五月份起,她家的空置农房出租给了8个年轻人,她的生活,自此和互联网创客产生交集。

  18日,长江日报记者见到项金环时,她正在忙着帮家里的“创客”打包文化创意产品。在她身后,小桥流水,柳树低垂,美丽村湾、年轻创客,相映成趣。

  今年4月,武汉“市民下乡”黄金二十条政策出台。项山村拿出首期42套空闲农房,试水“市民下乡”绿色农创模式。五个月时间,首批42套闲置农房由村经济实体中诺建设集团与武汉市华夏五千集团,合资成立的“靠山小镇农创公司”整体承租。

  目前,常驻项山村的农创公司已有6家,签约公司达到20家。8月25日,农创公司又与湖北万千花境园艺有限公司达成1300亩土地流转协议,为村民提供300个就业岗位。明年10月,占地100亩的项山村“农创中心”总部将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可同时容纳100家绿色农创公司进驻。别具一格的是,项山村将为每家入驻的公司,提供单独院落,让企业坐享美丽乡村天然养吧。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正在改变乡村的发展轨迹。截至目前,武汉市共统计空闲农房97284户,发布空闲农房信息5210条,其中2011户空闲农房已签订租赁协议,年租金3008万元,吸引社会投资18467万元。一批如同项山村这样的村庄,正在因“三乡工程”而蝶变。

  画面故事一:创客村的“汉字造梦”者

  “咱们村里的土特产糍粑、莲米,通过独特的‘汉字’元素包装,就成了一款绿色农业创意产品,卖得出几倍的价钱,还能卖到国外去。”

  33岁的青年艺术家刘力恒,这样对村民们解释“我是做什么的”。

  4月份,刘力恒带着他的“汉字造梦”计划落户项山村。刘力恒从小学习美术,在艺术领域表现出极强的天赋。2015年,他考上湖北美院书法专业研究生,经常和各国艺术家交流学习。

  “汉字造梦”计划是刘力恒筹备多年的艺术梦想,他希望通过自己独特的书法作品传达汉字的魅力,在全球推广中国汉字文化,传播中国的文字艺术。

  今年5月、8月,他分别在马来西亚、俄罗斯启动“汉字造梦”环球展会,各具特色的“汉字”文创产品,受到当地华侨、商家广泛认可。今年11月份,该项目将到访法国。

  目前,刘力恒正在打造汉字造梦乐园,汉字大殿等大型实体项目运营规划,他还准备帮助当地村民,将项山土特产包装成独具一格的项山创意农产品,用“汉字文化”故事帮村民致富。

  画面故事二:骨灰级游戏玩家进阶“文创设计师”

  李贝说,他追随自己的内心,毅然逃离了大都市的钢筋混凝土,来到了项山村。

  18日,李贝正在操控航拍器拍摄项山村的推介视频。李贝自学成才成为一名动画人,大学期间,创办日光海岸BBS,3年时间里拥有了50万用户,毕业时,有资本看中他的论坛,年少气盛的李贝,拒绝了价值1000万的收购。

  创业的日子匆匆而过,李贝发现,自己始终保存着一颗设计师的内心,并深深热爱着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曾经的骨灰级游戏玩家,希望通过自己年轻化的设计语言,通过富有中国符号产品的研发,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最时尚、最潮的新面貌推向世界。

  开阔的自然环境能够释放设计师的灵魂,李贝在项山村,组建了“五千城”文化创意团队,设计推出了屹立不倒杯、华夏五千即溶茶、Sneaker鞋狗手机壳&T恤等文创产品。8月,李贝带领团队参加宁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递交的“宁境风物——丝路”“龟一杯”和“一方灯”等三个文创商品,获得网络人气奖。

  “努力工作拼命玩”,如果年轻的你也认同李贝的创意和思想,李贝说欢迎“骚扰”。

  画面故事三:景泰蓝梅派传人激活“非遗”文化

  梅祥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传承人,早在清朝中期,他的先祖就与人合资开设“启原堂”制作景泰蓝。

  16日,梅祥鸿刚刚在武展中心举办了作品展,好几件新创作的景泰蓝作品,就是在项山村幽静的农租房内完成的。近20年来,梅祥鸿一直致力于创新景泰蓝制作工艺,在新材料的应用上不断突破。

  梅祥鸿说,过去高贵的景泰蓝,如今通过先进的工业技术,不仅提高了原材料的质量,提升产品的成功率,而且降低了参与制作的门槛,这就让更多的人可以从制作景泰蓝中找到乐趣。梅祥鸿设计了景泰蓝DIY材料包,“每个人可以用它很简单地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自从梅祥鸿的“百遗工坊”非遗文化传承公司落户后,项山村也成为湖北非遗爱好者们创作、聚会的清雅之地。艺术家们格外喜欢这里的创作环境。在梅祥鸿的带动下,武汉手工创意联盟在这里兴起,联盟不仅传承了传统手工艺,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娱乐、学习、创业的平台。

  画面故事四:本村大学生回乡创立“牛汇科技”

  22岁的邓琪,母亲是项山村人。今年大学一毕业,他就带上好友涂强回家乡创立“牛汇科技”。一起回来的,还有他的6个学长学姐们。

  9月13日公司注册申请被批复,目前手上已握有8家微信公众号托管、科技信息服务合同,作为应届毕业生,回乡创业得到“市民下乡”和“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双政策支持,创业补贴优厚,邓琪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

  2015年,在武汉学院读大二时,邓琪和涂强联手创立了牛汇微信工作室,帮助学校附近商家制作微信和营销活动创意,大学期间每年能有五六万元收入。

  大城市的互联网+已经运用于各行各业,互联网公司层出不穷,竞争激烈。“而小城镇和农村还是一片价值洼地,市场空间很大。”邓琪和小伙伴们,想做小城镇最大的自媒体平台商。

责编:王凯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