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渐冻症女博士昨日苏醒 大三时就已萌生捐献意愿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7-10-17 12:26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娄滔的妈妈过48岁生日时,一家三口合影。 娄滔家人提供

  长江网10月17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刘智宇 尹勤兵) 渐冻症,娄滔——16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娄滔的家人、好友,他们依旧无法将可怕的病魔与他们熟悉的女孩联系在一起。现实却是如此残酷。这个勤工俭学给妈妈买衣服的孝顺女儿,这个为了让室友多睡一会儿在自习室外排1个多小时队的贴心闺蜜,这个信奉“未知死,焉知生”的刻苦博士,在病床前让护士根据自己的口述写下了3个“遗嘱”愿望。同学们记得,谈及生死,娄滔曾说,死亡并不可怕,了解死亡、敬畏死亡,才能让每一个人找到活下去的意义和方向。

  女儿坚持立下3个“遗嘱”愿望 ,父母泪流干了,默默点头

  54岁的娄功余至今还记得今年4月女儿娄滔第一次向他和妻子汪艳梅提出捐献遗体想法的那个晚上。“当时,她说话已经很吃力了。她把我们叫到病床前,一字一顿地说话。听到‘遗体捐献’时,我们的脑袋像被狠敲了一棒子,嗡嗡作响。”娄功余说。汪艳梅的话更加痛彻心扉:“就这一个女儿,哪里舍得。”

  那个晚上,夫妻俩没有丝毫让步:坚决不同意女儿的意愿。没想到,两人离开了病房,女儿竟叫来护士,让护士根据自己的口述写下了“遗嘱”。

  “看到女儿的坚持,我们哭得眼泪都干了,默默点了头。”汪艳梅说。

  在她的印象中,女儿从小就是个早熟、懂事的孩子。1991年的一天清晨去上班,她慌慌张张地下楼,一脚踩空,右臂摔出了一道长长的血口子。因为要赶时间,她简单包扎了一下就出门了。晚上下班回到家,她发现桌上放着一盒跌打丸和一张小纸条。纸条上用一行拼音写着:“妈妈,这是我给您买的药。”汪艳梅着实吃了一惊——这是当时才3岁的女儿稚嫩的笔迹。

  原来,小娄滔一早看到妈妈摔伤了,独自从家里拿了一张百元纸币,上街买了跌打药回来。

  让汪艳梅印象深刻的还有女儿的孝顺。“女儿上大学之后,我们每个月给她1000元生活费。钱不算多,但你相信吗?我衣柜里七成的衣服都是女儿给我买的。”汪艳梅对记者说,“女儿学习很刻苦,经常拿到奖学金。到了暑假,她还常常勤工俭学。有了一些余钱,她就在网上淘一些便宜好看的衣服从北京寄给我。我的同事、朋友们看到了,都羡慕得不得了。”

  为让室友多睡一会儿, “滔哥”在自习室外排队1个多小时

  “初上大学,我和‘滔哥’虽然不是一个专业,但分到了同一个宿舍”。在中央民族大学4年本科生涯中,李文冰一直是娄滔同寝室的闺蜜,两人的关系好得像亲姐妹。

  说起“滔哥”这个外号的由来,李文冰说,相处久了,大家渐渐发现,这个女孩外表和内心反差很大。“她看起来个子小小的、文静温婉,说起话来逻辑性却很强,而且很有主见,也愿意帮助人,很讲义气”。

  李文冰说,读大三时,娄滔已经成功保送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文冰当时也在全力备考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自习室的座位紧俏,常常要凌晨5时多起床去排队才能占到座位。娄滔看到她每天早起辛苦,主动提出早起帮她排队占座位,好让她多睡一会儿。

  李文冰说:“那时是冬天,娄滔每天凌晨5时多起床,在自习室外排队一站就是1个多小时,持续了1个多月。风吹得身体直哆嗦,但她一句怨言也没有。”

  “滔哥”身上的反差性,研究生同学程彤也深有体会。程彤说:“娄滔看起书来,经常沉浸在一种完全忘我的状态中。她读的书,文、史、哲无所不包。跟她聊学术问题,她的洞见之深不输于学校的教授。平时跟宿舍姐妹们‘卧谈’时,她又总是妙语连珠,是个十足的‘开心果’。”程彤说,自己身体比较弱,喜欢泡红枣茶喝。调皮的娄滔给程彤起了一个外号——“枣王”,每次这么叫都“咯咯咯”直笑。

  同学呼唤: 你快快好起来,回到我们身边

  程彤说,她至今仍无法将娄滔与渐冻症联系到一起。从研二开始,娄滔几乎每天都会在学校操场上跑步。她体能极好,400米一圈的跑道,她能一口气跑上十四五圈。“她的柔韧性也很好,做身体拉伸和平板支撑也不在话下,我们一分钟也坚持不了,她坚持上十分钟都没问题”。

  得知娄滔的3个“遗嘱”愿望,程彤泪流满面,但并不意外。“我知道这个女孩内心的力量有多大,她对死亡有自己的见解”。程彤说,在学校时,娄滔就时常提及,《论语》说:“未知生,焉知死。”她则认为“未知死,焉知生”。她总说:“死亡并不可怕,了解死亡、敬畏死亡,才能让每一个人找到活下去的意义和方向。”

  李文冰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大三时,娄滔就向她提过“捐献遗体”之类的话。李文冰说:“当时,她在宿舍写日记,冷不丁地对我说道:‘我以后要是出了什么事,你一定要帮我照顾我的父母。我要把我的遗体捐献出去,把骨灰撒进长江。’”

  对于娄滔的这些话,李文冰当时还理解不了,笑话她年纪轻轻就胡思乱想。在现在的李文冰看来,那个时候,看待生死的超然态度已经在娄滔心里慢慢形成。

  李文冰记得,娄滔刚刚被确诊时,一拨拨同学去医院探望她。还未等同学们开口,她反倒安慰起他们来:“你们不要太难过,这个病已经是现实了,除了积极面对,没有别的选择。”

  如今,李文冰每天都会给娄滔的微信发去一两条消息,说说琐事、送送祝愿。“即便她自己看不了了,汪阿姨也可以读给她听”。最近的一条消息内容是:“你快快好起来,回到我们身边。”

  更多信息:

  医院设置“专用治疗意见箱”,娄滔昨日苏醒, 并进流食

  (记者尹勤兵 刘智宇)1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云集武汉市汉阳医院。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也纷纷到医院采访娄滔的事迹。

  汉阳医院院长陈杰表示,目前,医院已调集最好的专家团队和医疗资源给娄滔会诊。同时,医院愿意与有治疗渐冻症经验的机构和医生合作,尽最大努力和尝试,一切以有利于娄滔病情为原则。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娄滔所住的重症监护病房门口,来了不少医疗、养生机构的爱心人士。有些人更是一大早赶到病房门前,等待一天,就为安慰娄滔的父母两句。更有一些毛遂自荐的民间人士赶到医院,劝说家属尝试另外一种疗法。

  为妥善收集归类这些好心建议,医院已在病房外专门挂出了“娄滔专用治疗意见箱”。

  汉阳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主任刘青云教授介绍,得知青海省交通医院岳茂兴教授有成功治疗渐冻症患者的经验,她已发出邀请,请岳教授来汉共同为娄滔制定治疗方案。刘青云说:“即使困难很大,我们仍期待奇迹!”

  娄滔的妈妈汪艳梅表示,经过汉阳医院精心治疗,娄滔16日已经苏醒,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求生意志也很顽强。16日早上,娄滔吃了300克流食,手臂还有轻微活动。

  央视《晚间新闻》关注娄滔

  (记者尹勤兵)16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栏目,以《“渐冻症”女孩:“能救命的器官都捐”》为标题,追踪报道了湖北恩施籍女博士娄滔的感人“遗嘱”。

  央视的报道做出这样的点评:“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这不是名人名言,而是29岁女孩、娄滔的‘遗嘱’。”

  央视报道称,娄滔以笔试、面试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历史系2015级在读博士。患渐冻症的娄滔的最后愿望,就是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让同样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

  报道中,娄滔的父亲回忆了娄滔发病求医的过程。央视还对武汉市汉阳医院不放弃、全力救治进行了报道。

  为娄滔寻治疗良方,北大湖北校友会 向全球发“协助函”

  (记者尹勤兵 刘智宇)16日,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派代表赶到武汉市汉阳医院,看望娄滔的父母,并通过其父母将“娄滔加油”的视频传递进病房。

  据悉,目前,北大湖北校友会已针对娄滔病情,通过30万名北大校友,在全球范围内发出“协助函”,以征集对抗渐冻症的最优治疗方案和药物。

  “当生死来临时,还能想到社会责任,有意将器官捐助出来,娄滔这种豁达的生死观,体现了我们北大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弘扬和学习”。16日下午4时,北大湖北校友会代表赶到汉阳医院,向娄滔的父母送上慰问。

  据介绍,得知娄滔的事迹后,北大湖北校友会40多名理事经过商议,一致决定授予娄滔“优秀校友”荣誉称号。他表示,北大湖北校友会3000名校友,为拥有娄滔这样的校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据透露,求助仅发出几分钟,就收到不少北大校友的反馈。大家在心疼娄滔这位优秀师妹之余,纷纷献计献策,提供了大量医疗资讯。

  娄滔的父亲娄功余对北大湖北校友会的关心致以深深的谢意,但婉言谢绝了校友会提供的保险和慰问金。“心意我们领了。女儿有交代,不能收取他人的慰问金。所以,我们一定要说到做到。”娄功余说。

责编:宋菁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