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诺奖得主携项目接连“落户” 留汉开创事业信心满满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7-11-20 11:17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诺奖得主携项目接连“落户”,留在武汉开创事业信心满满

 

  国际人才来汉发展渐成热潮。图为7月7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左)、阿龙·切哈诺沃(中)、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右)来汉参加华创会的汉阳知音论坛。通讯员曾建 摄

  长江网11月20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李佳)7月8日,在华创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院落户武汉,正式拉开武汉"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序幕。该工程以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为目的,依托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大力发展"海归经济",构建面向全球的招人聚才网络体系,精准对接海归人才,引进培养一批诺奖级、院士级全球战略科学家、产业科学家,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国际工匠人才,以及相关领域的商界领袖、管理型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引进诺奖得主实现"零"的突破

  就在月初,东湖高新区相关领导赴美,一口气拜访了卡尔·巴里·夏普莱斯等3位生物和化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夏普莱斯,答应择日访问武汉。

  今年来,武汉已引进诺贝尔奖得主4人,实现该领域"零"的突破。

  据了解,其中3位科学家分别是: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科学家,200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以色列科学家,20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阿龙·切哈诺沃,以色列科学家,200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7月,三人来汉参加华创会,并携研发团队与武汉德诺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力建设武汉智慧生物医药园区。其中,"高强、精准X光控制诊疗中心"项目预计一年内投入运营,第二年销售收入过亿,十年内突破百亿,三人落户的硚口区,还将建立国际一流的"肿瘤靶向诊疗中心",设立诺奖获得者研发中心。另据武汉市招才局介绍,第四位武汉引进的诺奖得主将落户东湖高新区。

  坐40个小时飞机赶到武汉的2004年诺奖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专程来助力武汉智慧生物医药园区建设,他评价"这是极有潜力的项目"。

  引进来、走出去,一批国际人才和项目留下来

  引进来,走出去。本月,武汉揽海外人才频现亮点。

  11月6日,赴美揽才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与全球最顶尖的研究中心之一--哈佛·MIT马蒂诺生物医学中心合作签约,双方将成立"武汉哈佛-MIT健康医疗产业基金",将为武汉引进国际顶级专家和项目。这期间,东湖高新区在哈佛大学和硅谷成功举办2场参与人数过百的招才引智恳谈会,拜访3名诺奖获得者和4名美国院士,参观考察10余家世界知名企业和孵化器,与300多位生物领域的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

  在江岸区,通过借助知名孵化器品牌力量,来自加拿大国际领先的机器人、VR等产业领域的一批高科技项目登陆武汉。未来,这种海外项目路演将成常态,该区在北美、以色列等创新高地设立"海外科创人才联络站",助力海外科创项目来汉发展。

  在临空港, 武汉"城市合伙人"、掌握3D打印生物器官核心技术的海归博士陈亮,国家级产业领军人才、知名创业投资人、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鲁众等人才纷至沓来。

  在汉阳,美国分站、加拿大分站、法国分站、新西兰分站、非洲分站、日本分站等6个"汉阳区海外人才联络站"成立并授牌。

  据了解,武汉实施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力争通过5年努力,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集聚建设各类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知名企业研发中心、新型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1000家,汇集各类创投基金5000亿元以上,引进培养一批诺奖级、院士级全球战略科学家、产业科学家,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集聚100万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国际人才自由港正展现出越来越多国际范

  8日,黄鹤杯·创天下谷-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决赛,将美国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团队请到了家门口。该赛事走遍了英国伦敦、美国硅谷、北京、深圳等多个国内外双创活跃城市,来自哈佛、斯坦福、剑桥、牛津、帝国理工等世界顶尖学府的创业团队,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等悉数参赛,带来全球最前沿黑科技,从美国赶到光谷参加决赛的ONO3D首席科技官菲利普·莫洛尼,带来的一款手机屏大小的便携式3D打印,曾登陆纽约市豪华技术展,与特斯拉、黑莓同台亮相。

  除打造国际赛事品牌外,为打造成国际人才自由港,武汉从资金、落户、孵化等各方面,让国际人才安心着陆。在各区都出台了"英才""俊才"等计划,织起了密密的揽才网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为武汉政策点赞:"武汉从人财物等方面对创新创业者进行支持,这非常好。"

  在武昌区,还建了"九万里""青稞汇"等各种人才基地,以后者为例,核心地段2000平方米精装修的免费办公空间,打造一片"青稞汇"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基地,从今年2月份至今,已经吸引30余名高层次海外归国人才加入。

  让国际人才对武汉充满信心的是,这座城市正大步迈向国际化之路。比利时籍"外专千人计划"专家Francis Verpoort(中文名为王光明)曾建言,武汉各大医院的导视牌都不健全,对外籍人士带来不便之处,很快得到了回应,相关方面为相关医院、道路、商场、公共服务职能部门重新检查翻译导视工作,增加或完善英、法、德等多种世界主流语种。

  来汉海内外人才纷纷表示,武汉吸引全球产业型人才、促进经济腾飞跨越发展的气魄,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世界亮点城市的气度,都让他们感到钦佩,对留在武汉开创事业,他们信心满满。

责编:宋菁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