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同济马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为中国宫颈癌防治做出原创性贡献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7-11-27 17:21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同济马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中国宫颈癌防治做出原创性贡献

  马丁。资料图片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27日讯(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童萱) 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名单,同济医院马丁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这是继裘法祖、陈孝平教授后,湖北省第三位医科院士。

  医学家不能仅仅凭靠热情和激情治病救人,要从病人的困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中国医学家一定要根据中国人的问题,坚持独立且深入的思考,去推动世界医学的发展。这是马丁教授作为医学科学家最质朴的心愿和理想。

  “一上手术台就是昏天黑地一整天,手机不接,饭也顾不上吃。”马丁教授私下里,最爱“手术匠”的封号。“年轻医生需要我一个一个地带出来,偷不得懒。”科里统计显示,最多的时候,马丁教授一周做过27台手术。熟悉他的人知道,要找马丁教授,只能在快下班时间,去他办公室蹲守。

  马丁出生于云南昆明的医学世家,父亲是原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名医,儿时慈父远近闻名的好口碑和言传身教激发了他们兄弟姐妹学医的兴趣,6个孩子中3个都选择了学医。

  高考刚恢复那年,马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同济医科大学,子承父业、治病救人的初衷激励着他一生不断地学习。

  1990年马丁博士毕业后,选择了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肿瘤转移领域的博士后研究,研究主要方向仍然是宫颈癌、卵巢癌等肿瘤转移机制。

  他的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并于1995年获聘西南医学中心副教授,成为当时留学生中的佼佼者。马丁仍不忘他出国的初心。“不在临床中应用的科研没有意义”,胸怀报国之志的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于不惑之年返回江城。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数据显示,其死亡率逐渐上升为妇科肿瘤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近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5万人,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发病率明显上升且趋向于年轻化。

  中国人口基数大,国外的宫颈癌疫苗,价格不菲,如果在国内全面推广,将付出是巨额的经济成本。马丁提出精准筛查宫颈癌易感人群的概念。即找出人群中更容易受宫颈癌侵害的人,精准防治。

  他带领团队努力工作,日日夜夜,孜孜以求。为捕捉中国人群的宫颈癌遗传易感性基因,他联合浙江、上海、湖南等地数十家医疗机构收集样本,3年内检测16484个中国汉族样本,发现了中国人11个全新的宫颈癌遗传易感变异位点,同时又在全国收集宫颈癌家系进行检测分析,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证实了宫颈癌遗传易感性,阐明HPV病毒感染只是宫颈癌发生的外因,真正发病取决于内在的遗传特征。

  马丁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炉,取得国际宫颈疾病系统研究的重大阶段性成果。目前,马丁教授和其团队在全国多个宫颈癌高发区建立研究基地,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验证和长期随访,促进宫颈癌早期预警、早期精准筛查和早期无创治疗的方案完善,这些工作对中国宫颈癌的风险预测和预防、筛查易感高危人群,个体化治疗、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马丁教授的研究团队对卵巢癌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贡献,初步发现了肿瘤原发与转移的机制,找到了癌变细胞许多特异的“靶点”等。更欣喜的是,马丁教授团队专为肿瘤微小转移灶而研发的制剂已进入临床Ⅲ期实验。

  链接:马丁院士简介

  马丁教授是妇产科学界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年)和“973肿瘤侵袭转移”项目首席科学家(2002年),担任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20年。现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兼妇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肿瘤侵袭与转移重点实验室主任。

  马丁教授30多年来坚持医疗一线工作,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擅长妇科肿瘤及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施行妇产科手术逾万台,精于妇科手术、腔镜及机器人手术。同时注重临床实践中重大难题的系统研究,在妇科恶性肿瘤防治和遏制肿瘤转移临床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1)合理应用先期化疗并通过改进手术方式缩减对女性生育器官功能的损伤,使保留妇科恶性肿瘤年轻患者生育功能成为可能;

  2) 发现中国人宫颈癌易感高危基因和HPV致癌病毒整合位点,建立宫颈癌预警模型和早期预治新策略,提高我国宫颈癌防治水平;

  3) 发现和确定肿瘤转移特异性靶向分子和靶向肽,并适时将创新成果临床转化应用,肿瘤转移靶向标记肽TMTP1已用于临床诊断, ADV-TK拮抗肿瘤转移制剂(国家I类新药)已进入临床III期试验。

  目前负责主编我国妇科恶性肿瘤诊疗指南,主编国家医学生八年制规划教材《妇产科学》和英文版《妇产科学》。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86篇,其中在Nature Genetics、J Clin Invest、J Exp Med和J Nat Can Inst为代表的SCI杂志发表论文163余篇,总影响因子612.7分,总计被他人引用4262次,被Lancet等国际期刊他引2630次。带领同济医院妇产科两度获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获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4年获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个人获奖

  2004年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10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0年“吴阶平-保罗·杨森奖”

  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2015年国家卫计委、健康报评选“生命英雄——科技之星”荣誉称号

  2016年武汉市卫计委、武汉晚报评选“我心目中的好医生”荣誉称号

  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科技获奖

  2002年 肿瘤转移分子机制及其靶向逆转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7年 妇科肿瘤耐药机制研究及靶向逆转,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09年 宫颈癌发病分子机制及靶向防治策略研究,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10年 宫颈癌发病生物学特征及早期防治措施的建立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卵巢癌进展机制及其阻遏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2年 肿瘤转移的分子靶向治疗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 肿瘤转移分子靶向治疗推广应用,湖北省成果推广一等奖

  (未标注均为第一完成人)

  责编:朱曦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