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长江日报记者伦敦经历恐袭:多辆警车救护车飞驰前往伦敦桥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7-06-05 09:33 来源: 长江网-武汉晚报
【字体:

  长江网6月5日讯(武汉晚报记者黄师师 发自伦敦)伦敦时间6月4日上午6时30分(北京时间13时30分),正在伦敦休假的长江日报记者看到,由于是周日,伦敦街头基本没有行人,一如往常的平静,和3日夜间的景象大相径庭。

  当地时间3日晚11时,记者在离伦敦标志性建筑圣保罗大教堂不到200米距离的酒店内听到一阵警笛呼啸,持续大约一两分钟。透过酒店窗户可看到多辆警车和救护车飞驰而过。酒店就在泰晤士河边,能很清晰地听见警车和救护车街头飞奔。

4日,警察与救援人员在发生袭击事件的伯勒市场附近工作 新华社发

 

  4日,警察与救援人员在发生袭击事件的伯勒市场附近工作 新华社发

  后来赶紧刷微信,通过伦敦朋友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才知道,伦敦又发生恐袭了。而且发生袭击的地方就是记者5月24日路过的伦敦桥附近和博罗市场,想想就后怕。3日白天,记者去了人流密集的卡姆登区,大家都很欢乐,真想不到……

伦敦桥暂时被封闭   安光系 摄

 

  伦敦桥暂时被封闭 安光系 摄

  在英湖北人讲述恐袭后的伦敦

  街上人不多 大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如果不出事儿,6月4日的伦敦绝对是个让人愿意外出的好地方:阳光灿烂,温度不高不低,再加上是周日,人们都愿意到市内走动走动,享受英国这难得的季节。

  当天,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在伦敦的湖北人安光系,他讲述了恐袭事件后伦敦的情况。

  早上醒来,看到原来的同事给我留言,说伦敦又发生恐怖袭击了。

  我一惊。原本计划好一家人去教堂,去公园遛娃,去体育中心游泳,都成了泡影。

  早上8点多,家附近的地铁站冷冷清清。地铁里人不多,三三两两,都很安静,看书的看书,打盹的打盹,发呆的发呆。

  这个样子,就是伦敦。无论发生天大的事儿,这儿的人们总能让自己从从容容,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位于伦敦东南的伦敦桥站是一个火车和地铁的混合站,很大。五年前,我几乎每天都要经过这个地方,从地铁换乘火车,去上班。

  2011年,伦敦发生了大规模骚乱。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同事被一群人拿着砖追赶。那一晚,我们疯狂奔跑,此后很多年,仍心有余悸。

  同样是那一次骚乱,我看到了许许多多被烧毁的车、被砸坏的玻璃和被抢的房屋。

  在我连着转了两次车后,终于发现,附近的Bank站可以出来。出站,发现许许多多媒体人已经守在那里。

  Bank站其实是在昨天事发地伦敦桥站的另一边。两个站隔着泰晤士河,中间就是著名的伦敦桥。

  通向泰晤士河边的伦敦桥,已被警车和救护车堵死,周边早已经拉上了警戒线。周边布满了警察,不停地向行人解释,并告诉行人如何改走其他路线。

  一个叫保罗的中年人说,他住在伦敦的东南地区,昨晚就在这一带活动。而他和朋友也目睹了昨天现场。“有的人被警察拿枪指着,贴着墙站着。”据媒体报道,从恐袭发生到3个歹徒被击毙,警察只用了8分钟时间。

  现场,一些市民带来了花儿,放在地上。

  这段时间,于英国而言,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6月8日,英国将进行大选。

  武汉晚报讯(记者黄师师 发自伦敦)伦敦时间6月4日上午6时30分(北京时间13时30分),正在伦敦休假的长江日报记者看到,由于是周日,伦敦街头基本没有行人,一如往常的平静,和3日夜间的景象大相径庭。

  当地时间3日晚11时,记者在离伦敦标志性建筑圣保罗大教堂不到200米距离的酒店内听到一阵警笛呼啸,持续大约一两分钟。透过酒店窗户可看到多辆警车和救护车飞驰而过。酒店就在泰晤士河边,能很清晰地听见警车和救护车街头飞奔。 

4日,警察与救援人员在发生袭击事件的伯勒市场附近工作 新华社发

 

  4日,警察与救援人员在发生袭击事件的伯勒市场附近工作 新华社发

  后来赶紧刷微信,通过伦敦朋友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才知道,伦敦又发生恐袭了。而且发生袭击的地方就是记者5月24日路过的伦敦桥附近和博罗市场,想想就后怕。3日白天,记者去了人流密集的卡姆登区,大家都很欢乐,真想不到……

伦敦桥暂时被封闭   安光系 摄

 

  伦敦桥暂时被封闭 安光系 摄

  在英湖北人讲述恐袭后的伦敦

  街上人不多 大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如果不出事儿,6月4日的伦敦绝对是个让人愿意外出的好地方:阳光灿烂,温度不高不低,再加上是周日,人们都愿意到市内走动走动,享受英国这难得的季节。

  当天,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在伦敦的湖北人安光系,他讲述了恐袭事件后伦敦的情况。

  早上醒来,看到原来的同事给我留言,说伦敦又发生恐怖袭击了。

  我一惊。原本计划好一家人去教堂,去公园遛娃,去体育中心游泳,都成了泡影。

  早上8点多,家附近的地铁站冷冷清清。地铁里人不多,三三两两,都很安静,看书的看书,打盹的打盹,发呆的发呆。

  这个样子,就是伦敦。无论发生天大的事儿,这儿的人们总能让自己从从容容,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位于伦敦东南的伦敦桥站是一个火车和地铁的混合站,很大。五年前,我几乎每天都要经过这个地方,从地铁换乘火车,去上班。

  2011年,伦敦发生了大规模骚乱。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同事被一群人拿着砖追赶。那一晚,我们疯狂奔跑,此后很多年,仍心有余悸。

  同样是那一次骚乱,我看到了许许多多被烧毁的车、被砸坏的玻璃和被抢的房屋。

  在我连着转了两次车后,终于发现,附近的Bank站可以出来。出站,发现许许多多媒体人已经守在那里。

  Bank站其实是在昨天事发地伦敦桥站的另一边。两个站隔着泰晤士河,中间就是著名的伦敦桥。

  通向泰晤士河边的伦敦桥,已被警车和救护车堵死,周边早已经拉上了警戒线。周边布满了警察,不停地向行人解释,并告诉行人如何改走其他路线。

  一个叫保罗的中年人说,他住在伦敦的东南地区,昨晚就在这一带活动。而他和朋友也目睹了昨天现场。“有的人被警察拿枪指着,贴着墙站着。”据媒体报道,从恐袭发生到3个歹徒被击毙,警察只用了8分钟时间。

  现场,一些市民带来了花儿,放在地上。

  这段时间,于英国而言,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6月8日,英国将进行大选。

  (记者贾代腾飞)

  3个月内第三次遭遇袭击

  伦敦恐袭已致7死48伤

  当地时间3日晚,伦敦泰晤士河上伦敦桥附近发生连续袭击事件,警方将袭击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目前袭击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48人受伤。

  英国警方说,袭击事件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48人受伤,3名嫌疑人被警方击毙。同时,一名警察在处理事件时受重伤。

  据目击者和现场记者消息,一名男子当晚驾驶一辆白色货车由北向南开过伦敦桥,货车在伦敦桥上突然转向冲向附近行人。货车随后继续驶向伦敦桥附近的伯勒市场,这里酒吧林立。袭击者随后弃车,持刀刺伤多人,包括重伤一名警员。

  同一天,伦敦西南部沃克斯霍尔也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警方目前认为这起事件与伦敦桥附近的袭击并无联系。

  英国警方4日证实,已逮捕12名与伦敦3日晚发生的恐怖袭击有关的嫌疑人,目前搜捕和调查仍在继续。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当天发表电视讲话说,伦敦桥等地发生的恐袭事件表明英国对极端主义“太过容忍”,目前恐怖主义正产生“新趋势”,英国需制定更多反恐举措。她同时强调,原定于本月8日的议会选举将照常举行。

  据新华社

  分析>>>

  恐袭再次在英国发生,这次发生在伦敦桥。从3月22日伦敦议会大厦汽车冲撞人群到5月22日曼彻斯特体育馆自杀式爆炸袭击,英国持续被恐怖袭击阴云笼罩。

  为什么又是英国?

  首先,作为欧洲地区传统政治经济强国,英国难免“树大招风”,长久以来就是恐怖组织的袭击目标。

  其次,英国“脱欧”公投及其引发的政府变更、提前大选等连锁反应,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这可能也是英国成为恐袭目标的原因之一。

  此外,英国在反恐战争中紧随美国,积极参与伊拉克军事行动及随时准备轰炸“伊斯兰国”的姿态,也是英国成为攻击目标的一个原因。

  从巴黎到柏林,从曼彻斯特到伦敦,这一系列惨剧不过是近年来欧洲遭遇的恐袭事件的延续。

  当下,有数千名极端组织“圣战分子”返回欧洲,他们既是令人恐怖的“定时炸弹”,亦是恐怖主义“传播者”。难民危机与融合难题叠加,欧洲想彻底消除本土“内生性”恐怖主义威胁,需要刮骨疗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恐怖主义已超越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应对。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创造共同安全,更紧密携手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据新华社

责编:宋清影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