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大教授市民大讲堂开讲:鼓励学生做顶级"工匠"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03-09 19:37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3月8日,李工真做客市民大讲堂,讲述中德质量文化比较与启示。记者刘斌 摄

  长江网3月9日讯(长江日报记者余坦坦 罗斌 通讯员白洁)“‘武汉制造’质量强起来需要有一支强大的高素质工人队伍,建设这个队伍需要调整职业技能教育战略,为技术工人的成长和进步提供条件,并形成一套稳定长久的激励机制。”3月8日,质量公益大讲堂携手市民大讲堂开讲“质量”,质量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教授李工真如此评说。

  李工真说,国家制定《中国制造2025》目标,武汉也正在实施《武汉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质量强国”、“质量强市”已成为共识。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决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拥有一支强大的高素质工人队伍,是武汉迈向制造强市的关键要素。武汉高校众多,具有培养高素质工人队伍的很好条件。但目前,人们的目光全部都盯着上一类大学,无奈才上二三类学校的观念需要转变。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成长为高级技工,在制造业工人岗位上做出最好的高质量产品,也同样光荣快乐。

  李工真建议, 武汉需要调整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战略,可将一批二三类大学,改建为高水平专业技术学校。聘请有实操经验的特级、高级技工为教师,让学生出了校门的工作中就能运用上高技术。在职业岗位上从职称评定、工薪待遇等方面,形成一套稳定长久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做适合个人兴趣的顶级“工匠”。

  李工真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制造业对质量的追求,“人的质量是一切产品质量的基础”,这种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质量意味着产品的生命、企业的生命,是实现制造强市的基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全市质量提升工作,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协办的“武汉市质量公益大讲堂”联合市民大讲堂本月开讲,全年开办10期,每月1期,邀请名家普及质量理念和质量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质量意识,营造社会关注、企业参与的质量提升舆论氛围。8日,400多名企业管理者和市民聆听首场演讲。

责编:郝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