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长江文明之心的实施中 对“心”怎样定义和定位?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05-31 11:01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8家单位结合自身工作谈文化资源整合

  长江网5月31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通讯员李建虎)互动活动中,网民“金刚100”向多个部门提问,想知道长江文明之心的实施中,对“心”怎样定义和定位?各区是如何归集辖区内的历史和人文资源的?

  对此,武昌区、市发改委、汉阳区、市城建委、江汉区、市规划局、江岸区、市园林局等8家单位均做出了回复。

  参加上线答疑的单位负责人认真答复网民留言。长江日报记者刘斌/摄

  武昌区介绍,武昌古城是武汉三镇中建城历史最久的,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它集楚文化、黄鹤古楼文化、辛亥首义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学府文化、园林文化于一体。武昌区主要围绕武昌古城区域打造“长江文明之心”。

  市发改委介绍,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将坚持规划先行,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启动项目前期策划。策划过程中将与“十三五”区域规划、行业规划等进行有效衔接,重点考虑与有关历史人文、文化产业、生态景观、四水共治、市政交通等专项规划的充分对接,推动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参加上线活动的各单位负责人就网民提问进行热切交流。长江日报记者 刘斌/摄

  汉阳区介绍,打造历史之城汉阳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网友关注点非常重要,打造历史之城最为重要的就是内容,梳理历史文脉。汉阳区的历史人文积淀非常深厚,高山流水的古琴台、却月城、鲁山城、汉阳县、显正街以及近代张之洞的”十里工业长廊“都是非常著名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点。近年来,汉阳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这些历史文脉的挖掘和保护,截止到目前汉阳钢厂已经被列入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我们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明确要求开发商必须保护这些近代工业遗迹。在大归元片以及龟北地区的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这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使悠久文化历经千年在焕发新的生机。

5月31日,11家单位负责人正上线长江网回答网民提问。长江日报记者 刘斌/摄

  市城建委表示,市城建委在长江文明之心建设中:一是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二是继续加强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通达性。三是加强城市绿道和慢行道路系统建设,串联山水湖泊美景,给市民提供更好的登山、亲水体验,更多的休息游玩空间。四是配合城市水务、园林等部门,大力推进四水共治、公园绿地、城市绿道建设,提升城市水环境,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整体提升城市品质。

参加上线的单位负责人认真答复网民留言。长江日报记者刘斌/摄

  江汉区介绍,关于归集辖区内的历史和人文内容,江汉区打算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我区南部片区旧城改造中,注重对具史料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做到保护中利用。通过留存、微改造等深度挖掘片区积庆里、永 康里、联保里等老旧里弄特色建筑风貌,建设具有文化艺术价值的历史风貌街区。二是彰显“江汉朝宗”历史文化底蕴,以“民族之光”为主题主线,挖掘百年商贸文化。全面梳理商埠文化、码头文化、会馆文化、茶社文化等文脉机理。坚持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有机交融,加大国药集团、叶开泰、单洞门、双洞门等文化品牌和文化古迹发掘力度,加强传统文化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江汉特点、武汉特色、国际吸引力的文化品牌。

参加上线活动的各单位负责人就网民提问进行热切交流。长江日报记者 刘斌/摄

  市规划局表示,规划将进一步提升和明确长江文明之心的功能定位,将其打造为以长江文明传承创新和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为主题,以两江四岸核心区为空间载体,实施生态复修、文脉复归、老城复兴工程,让武汉成为传承弘扬长江文明、对话交流世界文明的重要平台,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

  江岸区表示,将尊重原有的城市肌理,对建筑形体和立面进行设计,使现代建筑和街道尺度与传统风貌相协调,营造开放的公共空间,设置若干街头小广场、小游园,结合美丽街区、幸福社区专项规划实现以社区为单元的景观改造提升。对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内的近百处老里份,结合人文环境特点,进行修缮和保护利用,增加商业购物、娱乐休闲和创意文化场所。将百处老里份打造成为城市名片,使汉口历史风貌区成为长江主轴上重要的景观带、经济带和文化带。

  市园林局表示,市园林和林业局主要负责生态景观专项规划的打造,拟凸显历史之城城水交融的生态特色和古今辉映的景观形象,营造“生态+文化”的特色滨水空间,勾画江湖相济、人水相依的美丽画卷。

责编:彭向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