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急救工作40年间大变化:医生不再抬担架,出车不用再喊话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07-12 10:09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如今救护车上建起移动急救室

40年前的急救车设备简陋

  长江网7月12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罗双萍 实习生尹佳 侯雅欣)“40年前,急救车上只有司机和一名医护人员,现在,120出车团队配备5位工作人员且分工明确。”7月6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市急救中心见到了从事一线工作20年的急救医生颜方,谈起急救工作在改革开放40年间发生的变化,他感叹,“前辈们想都不敢想的条件,全都成了现实。”

  变化不仅在人员配备方面悄然发生着,急救车及车上设备的同步升级,院前急救从起初的单纯运输型发展到途中救治监护,到如今的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救治模式,患者未到,信息先行,120指挥调度中心、救护车与医院联通起来,成为让患者信息实时传输的“立交桥”,远程会诊模式,打通了院前、院间、院内的救治链条,实现院前急诊救治与院内绕行急诊的无缝衔接。

  告别“搬运工”,出车团队各司其职

  1958年,武汉市医疗急救站成立。建站初,急救站仅有10台救护车和6名护士。1974年,急救中心第一次从医学院招收两名急救医生。在1996年大批招收急救医生前,整个中心仅有3位急救医生。

  在那时,出车人员通常由司机和一名随机医护人员组成,即便是医生出车,承担的也是护士和勤杂工的职责,主要工作是协助家属帮忙搬运患者。

  1998年,颜方来到急救中心工作。他回忆,那时,救护车上的设备非常简陋,参加工作之初,他被“工作名头是医生,做的却是搬运工的活”困扰了很久。

  颜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那时没有专门的担架员,通常是医生和司机抬担架。武汉的老旧小区不少,抬着担架上下楼难度很高,有时还得请来街坊们帮忙。对于急救医生的专业度,患者及家属也不信任,往往要求他们,“在到达医院前,不用做任何处理。”

  2000年,急救中心招收了第一批担架员,从那以后,出车团队固定为5人小组,除了医生、护士、司机,还有两名担架员,基本可满足患者的任何需求,大家分工明确,一辆救护车就是一间缩小版急救室,很多重要的急救处置可在车上完成。

  当年的运输车成了“移动急救室”

  急救医生被誉为“与死神赛跑的医生”,他们肩负的责任,是为患者尽可能抢到救治黄金时间。

  一次,颜方所在的汉阳急救站接到任务。出车路上,颜方收到中心传来的信息,得知患者已出现休克,在将患者接上救护车后,颜方用设备将患者心电图、血压等信息传输给要送往医院的心内科。一路上,他与医生远程会诊后,给患者用药及输液,进行先期干预。

  救护车到达医院,心内科医生团队已在急诊室等候,因此前足够了解情况,医生在简单评估并与家属确认后,患者被推进导管室,心血管血栓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出,“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为他抢到了至少50分钟的黄金时间。”

  救护车的升级,将生命线不断延长。1978年,武汉市急救中心仅有10余台急救车辆,多数是苏联嘎斯卡车改装而成,车上仅配置氧气瓶和简单输液设备,1991年,部分救护车上开始配备心电图等简易设备。因设备简陋,救护车的功能是将患者运到医院。

  颜方回忆,直到2004年,中心的30台急救车上均安装了除颤监护仪、呼吸机等多种急救设备,院前急救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在急救一线工作的20年,颜方跑遍了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他见证着武汉的发展和院前急救服务业务量的快速上升。1978年,全市每天出车数仅为20余次,2017年,市急救中心有效派车受理量高达16万余次。

  如今,救护车不仅配有救护设备,还有音视频远程传输等智能化功能。目前,监护型救护车、负压救护车等急救车辆共有87台,日当班车50台,车上配备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心电图机等数十种专业医疗装备,这些设备将救护车变成了连接患者、医院、120信息中心的信息交换中枢,既是移动电子病历的储存库,更是真正的“移动急救室”。

  急救中心接线员都是医学专业毕业生

  丈夫心跳骤停,妻子拨打120求救。2016年,一段武汉120接线员刘清与患者家属通话的26分钟录音,曾感动无数读者。

  如今,接线员们面对的是由多个屏幕组成的指挥调度信息台,但在1978年,并没有设置接线员这一岗位,更无法为患者提供专业指导。

  40年前,全市仅有武昌、汉口两个急救站点,50余名工作人员、十多台救护车和两部老式摇号电话机,撑起武汉市院前转运需求。那时,站内使用的老式摇号电话机安装在门卫处,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就将患者所在地址转告给救护车司机。对于工作,颜方的老同事们有遗憾,“那时没有专业调度人员,又因为通讯不便,司机很难迅速抵达患者身边。”

  直到1991年,120电话才被启用为急救热线,2001年,武汉市医疗急救站正式更名为武汉市急救中心,那一年,中心对120通讯调度指挥系统进行改造,开始启用计算机调度系统。

  调度员记录下地址与病人信息后,输入计算机作为档案进行储存,调度员接线后,根据所有救护车的实时方位,将电子指令单下发给离患者最近的实时车辆,同时通知相应站点,出车速度大大提高。

  2013年,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得以启用,它详细分列了37类急危疾病,是强大的“预案库”。通过问题判断着各类疾病,求救者只需回答“是”或“不是”,接线员就可快速排查出相应的症状,并给出明确的急救指导,调度员把地址和病人情况录入系统,这些信息同步传到另一位调度员的电脑,根据GPS显示的急救车工作状态和工作位置,系统就近选定救护车,分派接诊任务后,分站车载电脑将显示成功接受任务。

  刘清依靠电话营救挽回患者生命的事情并非孤例,急救中心的25位接线员均是医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接受过各类疾病应急救治培训,每月还要进行考核。当接通电话的那一刻,线上的院前救治已经开始进行,为救护车赢得了时间,生命的奇迹一次次上演。

  2016年开始,急救中心启用互联急救APP,启动微信急救服务,实现呼救者地理位置信息、健康信息和电话呼叫同步到达,提高急救响应速度。

  目前,急救中心在全市建有59个急救站,与110、122、119实行联动,并与水上公安、通用直升机公司协作,形成院前院内相结合、水陆空立体急救网络。如今,救护车平均到达现场时间仅为11分10秒,基本形成中心城区急救半径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15分钟的高效急救圈,为千万武汉市民24小时点亮着生命通道。

责编:金鑫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