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人怎样应对智能化冲击?这位专家有自己的看法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10日讯(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周振鹏)面对大工业生产和智能化生产,传统手工艺的竞争力何在?10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在汉开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他认为,手工艺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个性化表达上仍有一定优势,而对天然原材料的使用则是手工艺最后的底线。
此次讲座是国家艺术基金“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数字保护人才培养项目”的内容之一。邱春林在讲座中表示,对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应重视四个方面:生产环境——手工艺的魅力来自传统文化的遗存,手工艺人要将生产环境打造成文化空间,要美 、要有淡定的气度,让人看到就想坐下来,细细寻味;工具——工具是技术的物态化,手工艺人运用工具就是物态的活化;作品——好的产品能让技术信息凝结于其中,就算中断,也可在科技的发展下复原,实现传承;原材料——原料是技术的一部分 ,对天然原材料的使用是手工艺最后的竞争力。
在大工业生产和智能化生产的环境下,个性的、少量的、承载历史文化信息的手工艺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点缀品,是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张扬个性化生活方式的文化需求。但是智能机器人也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定制、对唯一性生产的需求,智能化生产对手艺人的未来产生了非常大的挑战。他举例,浙江一个项目引进法国机床,利用数字化生产杭锦旗袍,不仅能根据个人的身高胖瘦订制、自选图案,制作上也非常精确,“用料一寸不多”,价格更能做到千元以下。而陶瓷行业的3D打印,相比手工艺制作,可以更廉价、更个性。
面对困境,手工艺如何生存?与流行一时的“创意取胜”不同,邱春林提出,使用天然原材料是手工艺面向未来发展的底线,是其生命力所在。一些传承数百年的技艺,因为原材料的变更而失去核心价值。比如大理白族扎染,曾经非常有名、价值高,其核心要素是手工扎花和植物染色,所用原料蓝靛是板蓝根的提取物,当时的销售人员可以直接从桶里舀出蓝靛、当着客户的面喝下去。这其中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人们巧妙利用自然的智慧。而现在许多作坊用的是化学染料,这个项目核心的人文价值就没有了。他认为,使用天然原材料,对其加工、利用,是智能化机器人做不到的,这是手艺人最后的底线。
【编辑:祝洁】
(作者:冯爱华)
此次讲座是国家艺术基金“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数字保护人才培养项目”的内容之一。邱春林在讲座中表示,对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应重视四个方面:生产环境——手工艺的魅力来自传统文化的遗存,手工艺人要将生产环境打造成文化空间,要美 、要有淡定的气度,让人看到就想坐下来,细细寻味;工具——工具是技术的物态化,手工艺人运用工具就是物态的活化;作品——好的产品能让技术信息凝结于其中,就算中断,也可在科技的发展下复原,实现传承;原材料——原料是技术的一部分 ,对天然原材料的使用是手工艺最后的竞争力。
在大工业生产和智能化生产的环境下,个性的、少量的、承载历史文化信息的手工艺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点缀品,是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张扬个性化生活方式的文化需求。但是智能机器人也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定制、对唯一性生产的需求,智能化生产对手艺人的未来产生了非常大的挑战。他举例,浙江一个项目引进法国机床,利用数字化生产杭锦旗袍,不仅能根据个人的身高胖瘦订制、自选图案,制作上也非常精确,“用料一寸不多”,价格更能做到千元以下。而陶瓷行业的3D打印,相比手工艺制作,可以更廉价、更个性。
面对困境,手工艺如何生存?与流行一时的“创意取胜”不同,邱春林提出,使用天然原材料是手工艺面向未来发展的底线,是其生命力所在。一些传承数百年的技艺,因为原材料的变更而失去核心价值。比如大理白族扎染,曾经非常有名、价值高,其核心要素是手工扎花和植物染色,所用原料蓝靛是板蓝根的提取物,当时的销售人员可以直接从桶里舀出蓝靛、当着客户的面喝下去。这其中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人们巧妙利用自然的智慧。而现在许多作坊用的是化学染料,这个项目核心的人文价值就没有了。他认为,使用天然原材料,对其加工、利用,是智能化机器人做不到的,这是手艺人最后的底线。
【编辑:祝洁】
(作者:冯爱华)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