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专家把脉东湖高新区时说,光谷醒得早,但不能打盹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08-17 11:2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17日讯 “在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和被市领导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来看,东湖高新区居全国前列”,16日,湖北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培训暨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会上,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处高级工程师余志海盛赞光谷先行先试,并评价光谷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改变了武汉人的气质”。
  湖北省国家高新区数量居全国第四
  据了解,湖北省拥有武汉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孝感高新区、荆门高新区、随州高新区、仙桃高新区、咸宁高新区、黄冈高新区、黄石大冶湖高新区、潜江高新区、荆州高新区等12家国家高新区,从拥有国家高新区的数量上来看,江苏有18家,位于全国第一,广东14家、山东13家、湖北12家,而湖北是国家高新区达两位数的第一个中西部省份。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彭泉说,近五年来,湖北省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例均超过30%,高于全省水平13个百分点,当前,高新区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杰出代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和新兴产业培育的策源地。
  “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国家高新区能否转得过去,决定了全国能否转得过去”,余志海介绍,国家高新区体现国家使命、承担国家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先导”。截至2017年底,156家国家高新区全口径增加值的全国占比为11.5%,而到2022年,要做到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GDP比重达15%。
  光谷处于创新示范的“三次创业”初期
  余志海介绍,为了达到高质量发展目标,国家高新区必须进行第三次创业,他认为,1991年到2000年第一次创业时,国家高新区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招商招商再招商,优惠优惠再优惠”。
  他介绍,本世纪初的头一个10年,高新区纷纷进行了二次创业,开始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注重招商引资向更加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内生动力转变,从产业发展由大而全、小而全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这其中有快有慢,168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并不同步。
  余志海认为,光谷已率先步入了第三次创业初期,“要从前期探索、自我发展向肩负起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的使命跨越,从立足区域、集约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向面向全球、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方式跨越,从要素集中、企业集聚向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跨越,从工业经济、产业园区向知识经济、创新文化、生态文明等跨越”。
  光谷醒得早,但不能打盹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彭泉评价,高新区成为全省体制机制改革的最前沿阵地。他特别提到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密集出台“新黄金十条”“瞪羚十条”“自贸十条”等政策,均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处高级工程师余志海认为,国家高新区30年发展形成了不少经验,其中,“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和被市领导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服务企业的‘放管服’政策措施改革探索、先行先试”中,武汉都居全国前列。
  但他也指出,尽管武汉走在前列,但赶超者不少,南方有些城市探索“放管服”改革,甚至提出“秒办”,办事的速率都在不断刷新,“不能打盹,否则就被超越”。(记者李佳 通讯员陈传金 李春龙)
  【编辑:金鑫】
  (作者:李佳)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