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隧道专家王梦恕的办公桌上,还放着“志在穿越”的玻璃球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09-21 05:05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2016年,王梦恕曾接受长江日报的采访。   记者张隽玮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21日北京电(记者柯立)“王老在我们学校是公认的大家,去年9月他因脑出血住院治疗前,还经常来办公室上班”,9月20日晚,长江日报记者走进北方交通大学隧道中心,探访了王老生前的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三楼,无电梯,学院专门开辟了307室作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中心,王梦恕退休后只要没有外出或去施工现场,一直坚持来这里上班。王老的办公室外间是一个小型会议室,师生们常在这里探讨问题。一位学生回忆:“他是一个非常和蔼的人,从来不摆架子。学院师生们的学术论文,经常请王老指点,他总是认真地分享经验,从不藏私,从不署名。”

  

  王梦恕办公桌上的物品。 记者柯立 摄 

  会议室墙上一侧挂着北京地铁线路图,1965年他主动请缨,成为中国北京修建第一条地铁的技术人员,为地铁的成功修建做出了突出贡献。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通车,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里间是他独立思考的静土:桌上摆满了专业技术书籍和资料。记者还见到了王老的一张名片,非常普通的黑白印刷,头衔有四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方交通大学教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

  

  王梦恕的办公室。 记者柯立 摄 

  到昨晚11:15,学院的老师们仍在商讨追思会细节。王梦恕的儿子王磊介绍,追思会计划在9月22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父亲一生朴素务实,我们也会尊重他的遗愿,一切从简。”

  昨晚在王梦恕院士办公室附近,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三研究生王宁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王老去世的消息在同学们的朋友圈里刷屏了,这两天同学们会自发开展一些纪念活动。”虽然主修桥梁专业,王宁对于王梦恕很熟悉。“去年我经常还在校园里看到他,那时状态感觉还可以,但比前年要憔悴一些。2017年我们还和他合过影。今年只能偶尔看到他来学校,听说他病了。他特别有大家之风,学院的年轻人都以他为榜样。他有时会在校园的操场草坪边散散步,对于不是特别熟的年轻人,他会尊称一声‘您’。”

责编:彭向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