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人工血管使用27年老化狭窄,医生为他做的手术是全球首例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10-19 18:2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手术后的焦先生恢复良好。 通讯员刘坤维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19日讯(记者伍伟 通讯员刘坤维)27年前因肺动脉闭锁,16岁的“小焦”通过人工肺动脉植入手术成功延续生命。但因人工血管老化,生命又一次进入倒计时,近日,43岁的“老焦”在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完成了二次手术——“全球首例在人工肺动脉管道内植入肺动脉瓣膜”,再次延续了生命。
  人工血管使用27年老化狭窄,他随时可能猝死
  焦先生出生便患法洛氏四联症即肺动脉闭锁,27年前接受了人工肺动脉植入手术,但却未坚持随访。去年初,焦先生开始反复出现胸闷、缺氧、严重双下肢水肿以及紫绀等症状。更要命的是睡觉只能通过躬身跪趴的姿势来减缓病痛。四处求医后,今年5月来到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找到董念国教授就诊。
  检查发现,引起症状的主因是,27年前植入的那个人工肺动脉因年限过久,管道内壁严重钙化,管道狭窄,导致血流不畅。按传统治疗,除了心脏移植,只有再次开胸,重新植入人工肺动脉瓣。而以焦先生目前心肺功能状况,二次开胸手术不仅难度大,且非常危险。如果不治疗,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衰甚至猝死。
  经反复研究,心外科介入团队提出可行的通过介入手术的办法,经导管在焦先生心脏上那条先前的人工肺动脉植入一个新的肺动脉瓣膜。
  两条导丝双管齐下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当天,考虑到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尚小珂副教授与陈澍副教授决定用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来准备这台微创介入手术。手术开始,体外循环机便已备好血液开始待机运作,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可以随时转为外科手术进行抢救。
  因为不同于正常人体肺动脉瓣移植,人工肺动脉的接口角度也不同,普通单一的导丝强度不能支撑起血管,于是术中临时改变方案,从左右双侧股静脉递送入两根特硬导丝,将区间血管尽量绷直,最后成功将瓣膜运输到钙化的人工肺动脉,随即便阻止了人工肺动脉的血液反流。
  手术持续4个多小时,过程顺利,术后一周焦先生全身水肿与紫绀消退,睡眠质量也在逐步恢复,已经可以独自在病区遛弯。
  董念国教授介绍,法洛氏四联症手术治疗之后,患者需坚持随访,因为相当一部分患者术后会逐渐出现肺动脉瓣的反流,时间一长会造成右心室增大,导致心功能衰竭。
  据悉,病人27年前的第一次手术是我国心脏外科先驱汪曾炜教授完成的,此次由协和心外科做第二次手术,两代杰出心血管外科医生延续了焦先生生命。
  【编辑:叶子】
  (作者:伍伟)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