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六旬老人腹主动脉瘤成"定时炸弹",微创手术成功拆除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11-18 21:40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拆弹部队”穿着沉重的铅衣,术中一丝不苟的精准释放支架,手术成功。 通讯员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18日讯(记者伍伟 通讯员聂文闻)“左手细导丝,铅衣吃线装支架;右手柳叶刀,开腹切瘤缝血管。”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有一支“拆弹部队”,每年为主动脉瘤患者“拆弹”百余例,近日,他们采用最新的3D打印技术,制作3D血管模型结合CT,为患者微创“拆弹”成功。
11月9日16时34分,在武汉协和医院外科楼5楼的DSA手术室,血管外科李毅清主任医师和其助手正屏息紧盯着屏幕。在短促的机器声响过后,大家才神情舒展,脱下铅衣,悬了数小时的心终于落了地。
11月5日8时零6分, 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全体医师,在交班室齐刷刷地注视着一张胶片,“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肾上段管腔瘤样扩张,考虑胸腹主动脉瘤。”因常规腔内支架修复技术无法重建内脏动脉,此类患者被认为是腔内介入治疗的禁区。


术前3D打印模型 通讯员供图
李毅清主任本着微创解决患者病痛的原则,决定采用体外支架预开窗技术的全腔内微创治疗方案,杨超博士提出该手术可结合他刚在国外学习的最新技术来完成。
与此同时,患者老白和他的亲人则在病床上焦急地等待着。他一年前在当地查出此病时,当地医生告诉他:这种疾病很凶险,动脉瘤随时可能破裂,破裂即意味着死亡。1年来老白和家人一起辗转多地,四处求医未果,近日转入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李毅清告诉老白,以往胸腹主动脉瘤大部分只能采用开放性手术,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高。目前支架开窗技术是国际上主动脉治疗领域最领先的技术,可以重建内脏区重要分支血管,为支架提供足够的锚定区。
李毅清主任和杨超博士决定采用最新的3D打印技术,制作3D血管模型结合CT,精细测量,经过反复设计、修改、核对,制定了完善的开窗设计和手术方案。


全微创术后,老白恢复很快,目前已经能正常活动了。 通讯员供图
11月9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手术按照既定方案取得圆满成功。主动脉瘤完全隔绝,所有内脏分支的血管成功保留。术后老白转入ICU,第二天一早,老白醒过来,一切恢复良好,这枚复杂的“不定时炸弹”终于顺利拆除了。
此例手术,是湖北省首次采用3D打印模型辅助腔内治疗、首次体外支架四开窗技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瘤。 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每年收治包括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等凶险的主动脉疾病患者百余例。李毅清主任建议6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常规体检一次,一旦发现主动脉瘤且直径超过4.5cm,则破裂几率明显增加,非常危险,应该尽早手术,不可拖延。
【编辑:符樱】
(作者:伍伟)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