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陈东升20年前在珞珈山上刻“始”字,“在路上”心态一直没变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11-24 17:4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24日讯“20多年前站上去,从此就没下潮头,一直站在这。”24日,武汉大学第五届校友珞珈论坛上,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一登台,就迎来无数掌声。
  “武大人参与的这场论争,开启了中国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的改革。”陈东升高度评价武大和改革开放40年的关系,并认为,武汉大学对改革开放的贡献在于两个关键时期——
  一个是田源、张维迎和华生三人对价格改革的论争,而田源和华生都来自武大经济系,“30多岁的田源在国务院价格研究中心任职,当时已是正局级”,田源的地位接近决策层,成了著名的“莫干山会议”中重要的信息来源与讨论背景,几方论争后,发表了实行“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这成了中国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是中国青年经济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
  除了思想贡献外,陈东升认为,在所有制改革领域,形成了84派、92派、海归派、后WTO时代创业派,而以武大、复旦为代表的92派,成为中国市场经济试水者,这其中,就有武大陈东升、田源及复旦郭广昌等一批企业家。
  而这一切,“始”于在母校形成的价值观。陈东升回想起他30多年前大学毕业前在珞珈山顶刻下“始”字:“我回到天门,找到一家石匠铺,学了半天,花了10多块钱买了一堆刻石头的工具,从天门坐公汽4个小时到了武汉,再从江汉路转车到武昌码头,我记得很清楚,1毛2分钱,坐12路公共汽车到武大附近,再走到宿舍,第二天和宿舍同学上山顶刻字”,花了整整3天的时间在一块石头上刻下了一个大大的“始”字,寓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路上”的心态一直没有变,陈东升始终保持着正能量,“我相信,社会发展以民营企业和个人创新为基础,中国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真正的企业家时代到了”。(记者李佳 通讯员吴江龙 刘丹)
  【编辑:朱艳琳】
  (作者:李佳)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