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光谷:将“绿色”与“高质量”牢牢锁定为未来的发展主题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12-10 12:0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华为武汉总部。武汉未来科技城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10日讯(见习记者潘露 记者李佳)600余种观花植物遍布四季,800米林荫跑道环绕整个园区,900平方米专业健身房、瑜珈室任你选——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华为武汉基地,刷屏朋友圈。光谷518平方公里,到处都是现代化标准式厂房,看不到烟囱,也听不到嘈杂的机器轰鸣。
  建设生态宜居科技新城,融入规划与建设;禁止发展高污染产业,写进了光谷的法规;“城管再革命”的行动,执行入每条街道;而未来,一批像“硅谷小镇”的高科技人群居住的低密度新区,将为“世界光谷”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一系列云计算、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等富含绿色高质量GDP的新兴产业种子即将发芽……
  经过30年发展,光谷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将“绿色”与“高质量”牢牢锁定为光谷未来的发展主题。在可期的未来,这里将建成天蓝水清地绿的花园城市,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世界光谷”。
  为生态留白
  光谷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五大千亿产业,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托起万亿光谷,而在光谷,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数量,则是零!”
  今年8月,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来到武汉,采访团在武汉深入东湖高新区采访时,对光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出赞叹。
  赞叹的背后是,东湖高新区发展经济的理念真实写照。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东湖高新区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经济发展定位和生态保护原则早在2015年就写进了“光谷基本法”。
  2015年3月1日,被视为“光谷基本法”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正式实施。这部地方法规将东湖高新区多年来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
  “支持低能耗、低排放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保护和改善环境。禁止发展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环境风险的产业项目。”这是《条例》中的一条。
  东湖高新区相关人士分析认为,正是有了“光谷基本法”,东湖高新区内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数量是零,也就不奇怪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光谷基本法”出台之前,东湖高新区就公布了项目准入负面清单,VCD系列整机等13类涉及生态安全、落后及过剩产能、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严禁进入东湖高新区。
  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给485个工地戴上“紧箍咒”
  今年5月1日起,光谷对485个在建工地都戴上管理“紧箍咒”:每月进行评比,公布“十佳十差”工地,设立红黑榜,对不按要求施工的单位进行严格处罚。
  就在今年6月,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全市2018年1-5月空气质量状况和考核情况的通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排名全市第4,而就在半年之前,它的名次还是第16名。
  按照东湖高新区在2018年工作报告立下的“军令状”,打响蓝天保卫战,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226天。
  3月,东湖高新区为期两年的城市管理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这场攻坚战,正给光谷带来深刻的变化,也影响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轨迹。
  老武汉人徐先生在光谷步行街游览时也感慨颇多。“光谷的城市环境,我看比起‘北上广’也不逊色。”
  东湖高新区正在开展的“城管再革命”,着重解决城市管理的积弊和薄弱环节,集中整治市容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8月20日,东湖高新区在其政务网上公布了对武汉生态城碧桂园投资有限公司行政处罚决定书,源于楼盘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擅自使用。这让公众看到了东湖高新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东湖高新区今年出台的推动高质量发展20条中,明确提出光谷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碧水保卫战“清流行动”,打造天蓝水清地绿的花园城市。
  从“空中厂房”到“未来小镇”
  高质量发展做大“集约化”绿色GDP
  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发现,东湖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内经济呈现出“向亩产要效益”“降低单位GDP耗能”的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英特姆(武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光谷生物城试产。这家生产高端微创手术器械的企业,是一座“空中厂房”,位于园区一栋5层大楼的4楼,1400平方米里建立了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要求的十万级净化生产线。
  “厂房就在大楼里,这在园区非常普遍。”光谷生物城医疗器械园副总经理田骏介绍,园区内80多家生产型企业,创造了近10亿元销售收入,厂房大多在楼房里。它们多是中小企业、以高端研发制造为主、员工不超过百人。
  “以前给了好大的地块,公司过几年却死了,这样的亏吃了不少。”东湖高新区相关人士介绍,提高容积率已成为趋势,除了“企业上楼”,更多新兴的小镇,将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形式,在极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产值。
  用地紧张、成本上升等,使得许多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寻找更集约的发展空间。长江日报记者在光谷软件园、武汉未来科技城等多个园区,发现不少“厂房上楼”的企业,多集中在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产业。
  在光谷不少园区,不少企业在排队等待入驻。“不是政府赶企业上楼,是企业自愿上楼。”田骏认为,“小块头”叠罗汉后,能实现土地产出效益倍增。
  除厂房“上楼”外,光谷布局一批集约化“小镇”,为光谷高质量发展未来探路。
  总投资50亿元的“斗鱼小镇”,正在提速办理手续,总体将于2021年全部建成投入运用。
  “斗鱼小镇”将打通直播生态全产业链,建设网红学院、电竞学院、电竞赛事直播中心、直播经纪产业区,引进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大数据及云计算中心,并筹建针对直播产业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加上酒店住宿、娱乐健身、商铺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斗鱼小镇”将可容纳1万人办公。
  未来,斗鱼以“斗鱼小镇”为核心,在武汉打造一个全国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的生态基地。目前,斗鱼在武汉本地已投资成立30家左右公司,武汉当地与斗鱼达成业务合作的企业也有几十家,还有一些外地相关企业也将搬迁至武汉。
  迟于“斗鱼小镇”两年竣工的“硅谷小镇”,总投资200亿元,位于高新大道以南、未来三路以东、高新二路以北区域,2018年7月已开建,重点将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和智慧城市等四大产业领域。
  “硅谷小镇”镇长容亚当说,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正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引发人类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
  “硅谷小镇”参照美国硅谷帕罗奥图的科技创新小镇模式,遵循低密度、小街区、大开放空间的规划理念,为未来汇聚于此的科技精英,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
  一批无污染的新兴产业方向企业纷纷落户。落户光谷的小米第二总部主攻方向是黑科技、新零售、人工智能、海外业务和互联网金融,重组后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将发展5G移动通信、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光通信、光纤及光器件、特种通信、数据通信、云计算、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9个产业方向,预计到“十三五”末,资产将达到1000亿元规模,收入接近1000亿元水平,具备全球竞争的实力和能力。更多绿色高质量GDP将在光谷诞生。
  【编辑:金鑫】
  (作者:李佳 潘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