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伪品牌授权,不是自虐是害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12-11 21:37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寒潮来袭,网络上到处是南极人等保暖内衣品牌的销售广告。但据媒体报道,这些品牌并不是自己生产和销售产品,而是不生产、只卖吊牌,没有产品质量控制,消费者所购商品质量无保障。仅今年内,南极人从衣被到电推剪、卷发器,已上了14次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协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
  有人为卖吊牌的品牌觉得可惜,称商业行为自有其逻辑,真心“不希望那些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品牌自甘蒙尘”。但这些品牌到底是自甘蒙尘,还是为市场上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充当遮羞布?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国际上早就有“品牌授权”这种经营之道,这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就是“卖吊牌”,其实这是两码事。真正的品牌授权,是品牌方负责设计、产品推广,最后质量审核,只授权工厂生产、经销商销售。比如要成为迪士尼认证的工厂,需要经过严格的验厂流程,内容细致到需要提供过去12个月考勤记录、工资表、劳动合同、消防演习记录等。品牌授权方对质量不是不管,而是管得极严。
  现在国内一些品牌搞的是一种伪“品牌授权”经营,经销商和店铺在市场上自主进货,品牌授权方只收钱、根本不管产品质量。品牌授权方可以收三种钱,一是收取合作经销商押金,二是收取品牌授权费,三是按件收取“吊牌费”。也就是说,品牌方只是将牌子卖出去,对贴牌产品的质量不闻不问。
  牌子很响亮,但产品时不时在有关部门的质量“黑名单”上亮相,这无疑是砸牌子的做法。但如果企业愿意砸自己的牌子,觉得无所谓,那就让他们自己砸去好了。真正值得社会关注的是,在这些品牌之下,有那么多的商品正在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如果没有产品质量管理,产品质量自然无从谈起。各种伪劣产品正可以打着这些品牌的旗号,在市场上流通。
  还有一个严重问题,是这种伪“品牌授权”经营带来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对伪劣产品,人们还是比较心中有数的,但如果它买个大牌贴在包装上,消费者就容易被蒙蔽。现在网络上到处是这类品牌广告,向消费者暗示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到媲美大牌的品质,吹噓自己百分之百真羊绒、真鸭绒、真牛皮。实际上他们在乎的是成本控制,而不是用料的真伪与产品品质。
  令人不解的是,一些品牌的劣迹被媒体曝光了,但它们的销售广告仍然满天飞。这是不是说,卖吊牌销售了伪劣产品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甚至连向公众道个歉都不用?
  【编辑:朱艳琳】
  (作者:杨于泽)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