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孵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光谷生物军团:一颗种子长成一片沃土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4日讯(记者 李佳 通讯员 翟磊)同是这样的萧瑟。10年前的11月,武汉东南的二妃山下,光谷生物城在荒草上奠基。省市超前布局,希冀一颗生物之种,能改变光谷单一的产业结构。
武汉光谷生物城
10年后,枝繁叶茂。包括8家世界500强在内,2000多家光谷生命健康企业,构建涵盖医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精准医疗等细分领域20多个子行业种类齐全、规模结构互补的产业体系。光谷生物城在全国生物产业园区中,多年位居三甲。一颗种子是如何长成一片生态沃土的呢?
引蝶入谷,大树劲松深植产业“根深蒂固”
普通药丸大小的一颗胶囊,只需吞服15分钟,就可以无痛、无创完成消化道影像的整个采集。光谷生物城企业安翰光电研发的全球首款磁控胶囊内镜机器人,或将能走入武汉寻常百姓家。
今年9月,为推进武汉自主创新的医疗器械、耗材、药品在本地率先使用,百名医院院长走进光谷生物城,安翰光电等10家光谷生物城企业进行了“路演”。目前,安翰正与武汉市第八医院暨武汉市肛肠医院展开洽谈合作。
目前,生物城内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联影医疗等,已与武汉多家三甲医院展开洽谈,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获得“肿瘤基因测序技术”专利授权的康昕瑞,基因检测产品已列入武汉某三甲医院采购报批清单。
找市场、找钱、找人……今年以来,光谷生物城已举办多场招聘活动,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兼中国药物研发团队负责人、副总裁赵大尧表示,辉瑞武汉已从当地高等院校招募了超过300名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光谷生物城已成为辉瑞全球七大研发中心之一。辉瑞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都没有政党组织,而他们成立了生物城第一家外资企业党支部,生物城在员工培训、活动组织、人才招聘、员工交通等方面提供的细致服务,打动了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光谷生物城综合党委的墙上,挂着全球生物医药巨头辉瑞公司赠予的一面锦旗,“倾心倾情倾力,服务企业员工”12个大字熠熠闪光。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10年埋首布局,为世界巨头找人,让参天大树深植本土创新因子,为龙头企业找市场,让劲松傲梅根深蒂固,为初创企业找钱,让新兴物种从无到有……
寻求竞合,隐形冠军“抱团”形成产业链
在光谷生物城,两家“以德报德”的企业,成为佳话。
“通过和明德合作,大大提高了临床快检产品上市的效率”,光谷生物城企业迈德科技董秘蔡昕说。这家行业“隐形冠军”致力于打造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在内的代谢性慢病全产业链,去年他们与园区内企业明德生物合作,向后者定制糖化血红蛋白诊断仪器。
今年,上市仅1个月的明德生物,决定投资迈德科技。“向基层医院推广慢病管理方案时,首要帮他们提升临床生化检查效率,明德是国内即时检验龙头企业,而迈德有全国近两万名内分泌代谢病医生用户及上千家医院的渠道资源,形成双赢。”
迈德科技控股子公司施康培和同处光谷生物城的佰奥达生物和致众科技也建立了合作,“佰奥达在试剂研发方面有多年经验,而我们在慢病领域有专家和渠道资源;而在致众的医疗器械检验平台上,我们大大提升了产品注册和上市效率”,蔡昕介绍,光谷拥有很好的生命健康产业“生态体系”,能为企业产业布局找到合作伙伴,“比方说我们想开发慢性病诊疗器械或耗材,在最近的生物城器械园就能找到代工企业;需要生产均衡膳食产品,可以去农业园找到优质原材料。”
据了解,光谷生物城初创型中小企业占到了9成左右,资源共享、上下互动、抱团壮大,才能成为产业集群。最初,这种“上下求索”,是政府主导。光谷生物城已累计主办了110期“生物创赢汇”活动、55期高层次人才333会(每月第三周星期三下午三点召开)和39期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培训政策解读活动,还有七届职工运动会和足球联赛,通过聊产业、聊创业,甚或“聊人生”,生物军团“朋友圈”越来越大,资源不断优化整合。
松土播种,一批全国、全球首个还在孵育
上月,光谷生物城企业波睿达生物科技企业有限公司,获全球首个“应用CAR-T免疫细胞治疗艾滋病”的发明专利授权。该企业已在生物城内开建厂房,研发空间也突破上千平方米。
而在三年前,由两位武科大教授张同存、顾潮江初创仅一年的该企业,捉襟见肘,进入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以“首席科学家+团队+经费+成果+企业”模式孵化后,很快在园区内获得700平方米场地,并获支持使用平台内大型检测仪器。
一年后,企业即申报了一类新药,研究院还帮助张同存准备3551人才预答辩,后者成为光谷第九批3551创业人才,并获光谷生物城上千万元资金支持。
据了解,这是光谷又一项“土生土长”的生物医药成果。通过机制创新,买不起、用不起大型设备的中小企业,在政府支持的研究院平台上,能以较低成本进行创新创业,从药物筛选、药理评估、临床研究、中试放大到量产上市,一颗颗种子悉心培育、施以水土。
光谷陆续出台生物产业专项政策,重点扶持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CRO(医药研发外包)等项目。至今,累计投入财政资金已达数亿元。
生物之种正在孵育:它们破壳而出,盛齐安自主研发的抗癌技术获批上市,即将在我省用于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禾元生物“稻米造血”明年或能完成药物临床1、2期试验;
它们仰头呼吸,光谷生物城自主培育的明德生物上市,兰丁医学再获社会融资,友芝友生物制药与石药集团达成股权融资战略合作,生物城接入的60多家海内外投资机构对园区企业进行了投资;
还有更多强健的生物之种被播下:全国首台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全国首台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仪、全国首个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
光谷生物城80%都是创新型生物企业,传统医药只占20%,按国际医药界规则,研发一个一类新药,大约要花费10年时间。下一个10年,物种将会更繁盛。
【编辑:叶子】
(作者:李佳)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