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市湖泊保护总体规划》亮点解读:如何系统保护166个湖泊?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12-27 10:4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7日讯作为“百湖之市”,武汉拥有166个天然湖泊,湖泊水面面积约867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域面积的41%。湖泊,一直是武汉市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
  2018年10月25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武汉市湖泊保护总体规划》获省水利厅正式批复,一纸囊括166个湖泊未来发展蓝图的总体规划出炉。武汉湖泊正面临什么问题?它们的未来又是如何?近日,《武汉市湖泊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组相关负责人,对《总规》进行亮点解读。


  磨山秋色 胡军 摄
  湖泊保护规划先行,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
  湖泊是重要战略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对于武汉来说,严格保护江河湖泊不仅是城市改善环境、调节气候、防洪调蓄的需要,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生态宜居武汉、幸福武汉,彰显城市魅力、改善民生决心和魄力的重要抓手。
  此次发布的《武汉市湖泊保护总体规划》,重点在于对武汉市湖泊的空间分布、形态管控、环境生态、周边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多年来武汉市湖泊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成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找准问题。《总规》明确了湖泊总体分类和功能定位;并从空间管控、水资源保护、污染控制、生态保护、监控预警、管理体系、文化建设、环境评价等多角度出发,全方位提出湖泊保护和治理的对策和路径。
  根据这个总体规划,武汉市将为每一个湖泊制定出详细的“身份证”。今后无论湖泊是作何用途、边界如何界定,都必须按照“身份证”的规定来,谁都不能改变。
  “治湖方式年年变样,是没法彻底让湖泊生态好转起来的”,负责人表示,湖泊污染快、治理难已成为共识,所以湖泊保护不能今年这样、明年那样。在《总规》中,从湖泊的功能定位,到湖泊的形态保护,再到湖泊的水资源保护,再深入一点如何进行生态保护与修复,包括湖泊监测、如何进行管理等方面,都已有明确的规定。
  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不同类湖泊“区别对待”
  此次规划范围,为武汉市行政区域内166个湖泊及其规划控制范围。现状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水平年为2035年。
  对于全部166个湖泊,《总规》没有开出统一的“方子”。负责人表示,《总规》是武汉市湖泊全方位规划的顶层设计,是在市级范围内对全市湖泊的总体构想,要求从全局视角出发,对涉及湖泊保护的各层次和各要素统筹考虑、系统安排,对于开展 N 个湖泊单体规划具有指导性意义。因此加强湖泊保护需构建湖泊顶层设计,做好分类指导。
  通过对全市湖泊生态安全现状的分析,对比各湖泊确定的功能定位和水质管理目标,《总规》归纳总结湖泊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的程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保护和治理的角度出发,将湖泊分为自然保育型、防治结合型和污染治理型三类。
  自然保育型湖泊即受污染程度较轻、水质总体尚好的,走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保护线路,如牛山湖、月湖。防治结合型湖泊即已经受到一定污染的,将实施两个阶段的生态安全保护策略,“减负”和“生态修复”,如菱角湖、牛尾湖。污染治理型湖泊即湖泊污染严重,污染负荷超过了湖泊环境承载力的,这一类湖泊将进行“纳污总量”控制、“减负修复”恢复、“绿色流域”建设三阶段的保护,如野湖、柴泊湖。
  构建4片特色水网,恢复受损水生态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水系阻隔使得江湖之间、湖湖之间联系变弱,打乱了原有水系,湖泊被划分为独立水体,甚至某些较大湖泊被分化为若干小的湖泊,景观斑块被打碎。部分小型景观湖泊由于水系通道被打破而出现水体退化。
  与此同时,由于湖泊水系分散,湖泊淤积加剧,加之现有湖泊水系的蓄水容积测算与防洪调度不尽完善,使得湖泊蓄滞空间不足,调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涝灾风险加剧,尤其南湖、汤逊湖等周边地区雨涝灾害非常突出。
  负责人称,湖泊保护过程中,每一个湖泊都不是单一的个体。加强湖泊空间形态管控,积极推进水网构建工程,是此次《总规》中明确提出的具体任务之一。
  此前,武汉市已按照《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和《湖北省湖泊保护总体规划》的规定,充分对接了湖泊“三线一路”规划和湖泊保护区、控制区规划的衔接,明确了划定原则,完成了跨区湖泊保护区和控制区的划定。
  在此基础上,《总规》提出,要依托长江、强化汉江、提升府河,打造四片特色水网,形成湖泊水系空间总体布局。
  据介绍,在武汉的水系中,长江是降雨的最终汇集地,是流域性水网的核心,以长江及与其相连的汉江和府河,共同构成武汉的水系基本架构。加快构建武汉市黄陂-新洲、汉口-东西湖、汉阳-蔡甸、武昌-江夏四片生态水网,恢复受损的水生态空间,有助于提高水体流动性,提升区域整体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提高区域水资源的调配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现湖泊水生态监控系统,自动监视智能预警
  此前,武汉在国内率先以“互联网+”思维保护湖泊,利用大数据建起“恢恢天网”。
  “根据湖泊水系空间管控、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的实际管理需要,对现有水务信息采集设施进行排查,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进行全地域、全要素、全时段监测,实现各类监测数据的自动监视和智能预警,为日常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巡查执法和调度指挥的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支撑”。负责人表示,在湖泊保护方面,武汉已实现借助卫星遥感定期获取湖泊影像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监控湖泊水面及岸线变化。同时利用公安系统视频监视通道,及时发现非法倾倒渣土垃圾、违法建设等涉湖事件,进行快速处理。
  根据《总规》,下一步,武汉将在已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不同时期水循环、水生态环境等基础理论方面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支撑技术领域方面的最近成果,依托广泛布置在河湖水体相关区域内的智能传感器,实时收集各类环境信息,同时共享融合气象、环保等外部信息,形成大数据集合,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分析模型评价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状况,构建水生态监控系统,自动评价、预报湖泊的水量水质、水生态、水环境健康状态。形成合理的湖泊水位调度体系,为城市内涝控制提供条件;建立完善的湖泊智能管理体系,为湖泊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恢复和良性循环提供有力保障。(记者黄师师 通讯员黄金波 崔慧荣)
  【编辑:付豪】
  (作者:黄师师)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