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梅明蕾:消费形塑城市与人|话说武汉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1-07 19:30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梅明蕾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近日盘点了2018消费数据,对武汉市去年的生活消费状况作了一番描述,基本结论是,外卖和到店餐饮消费双涨,武汉人“能吃”居全国第四,其消费持续分级,城市生活不断升级的态势不减。
  无论从城市发展还是个人生活看,这样的结论当然都不错。虽然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不断缩小,驱动经济的传统“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中的消费项毕竟涨势强劲。“人气”这个东西往往象征着比数字更重要的信心,这方面的潜在影响值得重视。
  这样的结果,往大里说,应是人与城市间的互动而成。武汉人对“吃”的讲究在全国小有名气。以过早为例,我走过这么多城市,还从未见到哪个地方的早点像武汉这么丰富;而各个层次餐馆和菜品花样之繁盛,放眼望去,似也不输全国的哪个大城小镇。不好说到底是武汉人的“好吃”习性,还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因素造就了眼下的景况。城市有时被人格化,个人有时也被当作城市的化身。人与城市间的关系从来都是这般水乳交融。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近期盘点集中在城市生活消费、特别是饮食方面。中性客观的内容给我留下两点印象,一是城市的宜居性,二是市民的生活消费偏好。
  城市宜居指标不少,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市民生活方便指数。直观所见,生活方便,很大程度上在生活相关地点与居所的直线距离或交通方便与否。可想而知,老城区较新城区更为宜居。一些三四线城市比某些特大城市宜居性更好。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上海、北京、杭州是去年本地生活餐饮消费力最高的三个城市,武汉则紧随其后排名全国第四。消费力之外,有钱还得花得出去,因此消费方便、选项多样是重要因素,这也有市民经验为证。某种意义上,城市规划或布局是冲着满足市民需求或“宜居”去的。作为当下的“准一线”城市,武汉城市传统及其发展的民本取向,值得赞赏,应该坚持。
  当然,我也注意到为“全国第四”作出突出贡献的一些项目,如外卖餐饮、夜宵等等,并为其显赫个案或数据惊叹:有所谓“最懒”顾客一日三餐点外卖,全年下单1226笔;夜宵已成为去年武汉市民三餐以外不可或缺的“第四餐”,有平台数据显示,武汉已居全国夜宵消费力全国第六。
  个人生活消费就这样形成了全国性的城市“排名”。我无意点评市民的生活消费偏好,只要不影响他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和自由。不过想到逻辑学中的所谓“合成谬误”,对总体而言是好事,对个体而言未必有利,反之亦然。市民钱花出去,最好的结果,是有利身心健康。这算是我无关宏旨的提醒。 (作者系武汉资深媒体人)
  【编辑:朱艳琳】
  (作者:梅明蕾)

一周热门